正文 第23章 第22變: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1 / 2)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1.用提高效率來節約時間

“挽留”時間無術,“購買”時間無門,隻知惜時而不懂如何提高時間利用效率也是不行的。要提高時間利用效率就要認識時間,尋找提高效率的方法,實事求是的認識自己的時間規律。

工作和學習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達到如癡如迷的程度往往能高效率完成事情。居裏夫人小時候讀書很專心,完全不知道周圍發生的一切,即使別的孩子為了跟她開玩笑,故意發出各種使人不堪忍受的喧嘩,都不能把她的注意力從書本上移開。有一次,她的幾個姊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她身後造了一座不穩定的三角架。她由於在認真看書,一點也沒有發現頭頂上的危險。突然,三角架轟然倒塌,居裏夫人也摔倒在地上,但手中還捧著書,一片茫然,以為發生了地震。

牛頓把懷表當做雞蛋煮;黑格爾思考問題時,竟然在同一地方站了一天一夜;愛因斯坦看書入了迷,把一張價值1500 美元的支票當書箋丟掉了。

怎樣才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呢?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使刺激引起的興趣強烈起來。愛迪生在實驗室可以兩天兩夜不睡覺,可是一聽音樂便會呼呼大睡;蒼蠅是四害之魁,瘟神之首,可是在仿生學家眼裏,蒼蠅竟成了“彩頁”。可見,注意力與興趣有著直接的關係。興趣大的事情,對人的刺激就大,興奮程度就高,注意力就容易集中。

古語說:“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注意力的聚集所迸發出的智慧的火花,點燃了科學界的引擎,又推動著人類的前進。學會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時間利用率,是自己學有所長的一個重要方法。當然,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或是學習是在業餘時間進行的,長期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方麵不可能,那就需要把注意力恰當地分配,同時注意幾個方麵。這不是不可能的,愛迪生從1869年到1901年發明了1328個發明,有許多發明是同時進行的,而且各個項目又是互相交叉、互相啟發的。有的專家認為,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平行進行的項目最多為7項。怎樣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呢?一種是“階段性突擊式”的分配方法,即在一段時間裏集中注意力從事一個項目。另一種是“課程表式”的分配方法,它是一種每天有節奏地在不同時間裏進行不同工作的工作方法,如同學校的課程表一樣。

緊張感有助於集中精神,一個人的精神能否集中,除了他本人的能力之外,也受到工作的內容以及工作環境的左右。其實“緊張”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投入”。

原始人類在受到猛獸追逐的時候,常常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拚命地逃跑,而手心出汗恰可防滑,以致能攀爬上樹頂躲避野獸的攻擊。換句話說,“緊張”是下個行動的準備動作,如果不緊張,就無法使出渾身解數逃脫。所以,“緊張”是當時的人們求生存不可或缺的本能。“緊張效果”不僅在原始時代可以發揮作用,即使對現代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緊張的情緒會激發精神的集中力,使得思緒清晰、活潑起來。當然過分的情緒反應,緊張得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的話,比不緊張更糟糕。但適度的緊張情緒,絕對是有必要的。

2.直線法提高效率

效率是競爭的關鍵。效率從何而來?從管理模式中來。花費最短時間的方式是走直線。用最直接的方式,花費最短的時間,就可以在競爭中取勝。邁克·戴爾是當今《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總裁中最年輕的一位,是戴爾電腦公司的創始人。他非常執著於刪除不必要的步驟。他的公司把電腦直接銷售給顧客,直接與供應商交易,也直接與員工溝通,所有過程都省略了不必要且沒有效率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