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是天才的淨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巴爾紮克
1.磨難是人生最好的學校
古語說,自古英雄多磨難。磨難造就了堅毅的頭腦,磨難鍛煉了鋼鐵般的意誌,磨難增長了個人的能力。隻要走過泥濘的沼澤,跨過崎嶇的山路,穿過湍急的河流,前方就是一片碧綠的草地。
大自然有一個秘密代償原則。人的一個器官廢棄了,另一個器官就會強化自己的功能:瞎子的耳聰,聾子的眼明,又聾又瞎的人鼻子靈,手殘的人腳好使,腳殘的人手好用。家貧出孝子,患難見忠臣。邊遠山區的窮孩子,常成為高等學府的脊梁,而官宦人家的後代,大多一代不如一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代償”還包括“修複”。
森林火災,留下了大片焦土,但同時也使這片土地變的異常肥沃,大自然會用十幾年的時間去彌合創傷,長出一片更加茂密的樹林。大氣中的濁流,也會在自我循環中淨化。萬物相生相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弱肉強食,物競天擇。其實,動物間的殺戮,就是求得物種數量和質量的平衡。強者和弱者,從生物鏈上講,它們是孿生兄弟。不幸常常是有幸,有幸也會變成不幸。強者不會永遠是強者,弱者可能變成強者。這是生命的辯證法則。
人生的路從來就是不平坦的。坎坷的人生,具有迷離的色彩。為什麼說“人生的經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為人生經驗中包含了生命運動最有價值的東西:怎樣麵對危險?怎樣看待不幸?怎樣戰勝危險和不幸?
也許,在我們做出很大的努力之後,我們所渴望的成功仍然沒有出現。但是,隻要你真正努力了,全力拚搏了,你就不會一無所獲,要知道,每一滴汗水都在表明你向著目標靠近了一步!
2.發揮最大能量挑戰失敗
失敗可以引導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們在困境麵前會產生極大的能量,在這些能量的帶動下去戰勝自我,取得成功。
一個農民在穀倉前麵注視著一輛輕型卡車快速駛過他的土地。正在開著這輛車的是他15歲的兒子,由於他年紀還小,他還不夠資格考駕駛執照,但是他對卡車很著迷,而且似乎已能夠操縱一輛卡車。因此,農民就準許他在農場裏開這客貨兩用車,但是不準上外麵的路上。
這時,農民眼看著車子翻到水溝裏去了,他大為驚慌,急忙跑到出事地點。他看到溝裏有水,而他的兒子給壓在車子下麵,躺在那裏,隻有頭的一部分露在外麵。他雖然身材矮小。但是他毫不猶豫地跳進水溝,把雙手伸到車下,把車子抬了起來,把孩子拉了出來。
當地的醫生也很快趕來,給男孩檢查了一遍,隻有一點皮肉傷。這個時候,農民覺得很奇怪,剛才他去抬車子的時候根本沒有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抬得動卡車。由於好奇,他就再試一次,結果根本就動不了那車子。醫生說這是奇跡,他解釋說身體機能對緊急狀況產生反映時,腎上腺就大量分泌出激素,傳到整個身體,產生出額外的力量,這就是他能解釋的惟一原因。
在堅強的人遇到苦難時,會產生一種超正常的力量,但是這並不止於肉體反應,它還涉及到智力和精神的力量。當他看到自己的兒子快要淹死的時候,他的心智反應是要去救兒子,而再也沒有其他的想法,他一心隻要把壓著兒子的卡車抬起來。可以說是精神上的腎上腺素引發出潛在的力量。
人們有足夠的能量從失敗的困境中走出來,遇到失敗就不要悲觀絕望,更沒有必要痛不欲生。心理學研究認為,人們往往過分誇大了失敗的嚴重性和不利因素。不少人往往過分誇大“形勢危機”帶來的潛在“懲罰”與“失敗”,他們用自己的想象力來和自己作對,把事情小題大做,仿佛一次小小的失敗,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其實是自己把困難想象的太難了。我們要學會戰勝自己心裏的失敗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