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勇敢地與苦難搏鬥(1 / 2)

曾經有位年輕的律師,因為遭遇挫折而陷入了極度的消沉和憂鬱之中。他的朋友把他能接觸得到的小刀和刀片都拿走了,因為怕他萬一想不開而自殺。這位年輕的律師,寫下了自己在那段時間的心態:“我現在是世上最不幸的人。我究竟能不能突破困境,我也不敢說。我有預感,這似乎不會好轉。”這位年輕的律師,後來竟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就是林肯。其實上麵提到的這點痛苦在林肯的一生中,隻能算冰山一角,他的一生可謂都在與苦難和不幸搏鬥。

林肯出身貧寒,幼年喪母,窮困到沒有錢上學。23歲時,林肯與他人合資做生意,結果公司倒閉,債台高築。林肯本可以鑽個法律空子賴賬,但他堅持自己還債,經曆了14年的負債生活,終於還清了債務。林肯24歲時,結識了一位名叫安妮·拉特利奇的女孩,二人墜入愛河。可惜安妮後來得了斑疹傷寒,不幸逝世。林肯因為安妮的死而悲痛萬分,幾欲自殺,並因此患上了抑鬱症。

林肯31歲時與瑪麗·托德小姐結婚。瑪麗出身富貴人家,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總統夫人,所以總是挑剔林肯的毛病,斥責他的不是。婚姻的不幸使得林肯經常離家出走。

從25歲起,林肯就開始競選公職,卻一次又一次輸掉了重大的競選。特別是1854年與1858年兩次競選伊利諾斯州參議員時,都以相當近的選票數輸給了對手。1860年,林肯競選美國共和黨總統並最終獲勝。像林肯這樣在6年內連輸兩次參議員競選,卻能贏得總統競選的情況在美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52歲時林肯出任美國總統,他將當時的政治精英都納入麾下,其中四人原是總統候選人(西華德、蔡斯、貝茲和卡邁榮)。不料,他們對林肯的當選都並不服氣,不相信像林肯這樣一位毫無行政經驗的律師能處理好國事。開始與這些人共事時,彼此的合作並不順利。就連他最好的朋友布朗寧都一度懷疑林肯是否適合做總統。

林肯出任總統不到一個月,南北方就開始交戰,北軍在人員和軍備上都優於南軍,卻在戰場中一再失利,這令林肯苦惱萬分。雪上加霜的是,林肯就任總統的第二年,他最鍾愛的小兒子威利·林肯病逝於白宮,當時前方的戰局仍很吃緊,林肯幾乎痛不欲生。直到後來林肯任命格蘭特將軍為聯邦軍總司令後,北軍才扭轉戰局並戰勝了南軍。至此四年的內戰結束,奴隸製被廢除,林肯也再次當選總統。可就在林肯原本可以享受一下勝利果實的時候,卻在福特劇院觀看演出時被人刺殺,享年56歲。

林肯的人生之路可謂坎坷艱難,他一生都在為理想努力,沒有多餘的時間去享樂人生,甚至沒有機會享受勝利的喜悅,這在我們看來,似乎難免有某種遺憾。然而,林肯卻因此而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廢除了奴隸製,是“平等和自由”的先驅,美國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為他建了一座宏偉的建築——林肯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