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關鍵時候方顯勇氣(1 / 1)

美國堪薩斯州的教士裏蒙克德在教堂裏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人,他既沒有懷特教士那樣高大的身軀和洪亮的嗓門,也沒有主教那樣淵博的學識和儒雅的風度。不過裏蒙克德教士一向以善為本,他到處不辭辛苦地向人們宣傳教義,告誡人們要一生行善。他的這些行為使得那些最初認為他毫不起眼的人感到了心靈深處的一絲觸動。

由於一心向善,裏蒙克德教士一生當中從不殺生。每當看到別人或者其他動物悲慘地死去時,他都會盡可能地為他們超度亡靈,而且他還從來不做違背教義的事。為此,包括懷特教士在內的一些夥伴都嘲笑他“過於循規蹈矩並且缺乏勇氣”。對於別人的議論,裏蒙克德從來都沒有爭辯過,仿佛自己真的就是一個沒有勇氣的人。

南北戰爭時期的一天夜裏,堪薩斯州受到了昆特瑞爾的遊擊隊的突襲。還在睡夢中的衛兵們被遊擊隊殺得一幹二淨,整座城已經沒有任何安全保障了。進入城裏的遊擊隊到處搶劫、殺戮,就連教堂也被他們占領了。他們到處作惡,幾乎遇見一個殺一個,即使人們百般懇求,他們殺起人來也不會眨一下眼睛。如果被他們認定為是廢奴論者,那更是必死無疑。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勞倫斯大屠殺”。

當一名遊擊隊員手持槍支闖進裏蒙克德教士的房間時,裏蒙克德教士剛剛穿好衣服。這名遊擊隊員惡狠狠地用槍把裏蒙克德教士抵到牆角,然後問道:“你是支持廢除黑奴的北方佬嗎?”

裏蒙克德教士沒有像遊擊隊員想象中的那般驚恐,他仍舊用平常那種平靜的聲音回答對方:“是的,我是。你知道得很清楚,你們應該為現在的行為感到羞恥。”

遊擊隊員愣在了那裏,他被裏蒙克德教士的一腔正氣鎮住了,然後他托著槍支的手漸漸垂了下去。裏蒙克德抓住遊擊隊員的手指向窗外,同時說道:“看看你們犯下的罪孽,你們難道就沒有一絲一毫的憐憫之心嗎?你們難道看不到那些被殺害者眼中的痛苦和悲憤嗎?你們同樣有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窗外的那些人和你的親人一樣都有生存的權利!”遊擊隊員突然大哭起來,然後像一個虔誠的懺悔者那樣開始接受裏蒙克德教士的教誨。當大屠殺結束時,裏蒙克德教士仍舊在教堂中布經講義,仍舊像往常一樣樂善好施,因為自己的勇敢,他比那些死在大屠殺中的人多活了二十年,二十年之後,他死於肺癌。

過去一向嘲笑裏蒙克德的懷特教士同許多人一樣死於那次大屠殺,據說他是在遊擊隊員闖進自己的房間之前吞藥而死。真正的勇敢並不是在一些細枝末節事情上的逞能,而是麵臨嚴重威脅時的大義凜然和毫不退縮。勇敢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眼前的一切,而是以自己的勇氣戰勝和壓倒邪惡,使對方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