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令人後悔的是什麼呢?對,就是時間。珍惜時間是我的原則。如果說,空間不那麼公正,那麼,時間卻是相當公正的。上天賜給我們每個人的最豐盛的禮物就是時間。因為無論多麼富裕的人都無法用金錢買到更多的時間。然而,就有一句話就體現了用金錢是買不到時間的,那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而再怎麼貧窮的人一天也有24小時的時間供他使用。
《匆匆》一文中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語言:“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它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它形象地告訴我們:韶華易逝,人生短促。
時間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我們能夠挽留朋友,卻不能夠挽留時間,正所謂“時間一去不複返。”時間就像那滾滾東流的江水一樣一去不回頭,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時間。
海爾與三菱重工的一個合作項目中,日方帶來一整套的日式管理。張瑞敏告訴日本人,他們的辦法不行,日本人堅定地搖頭。張瑞敏說:“你現在就到十字路口看看,紅燈亮了,人們照樣往前闖,熟視無睹,視死如歸,你這幾條規定算什麼?”日本人還是搖頭。三個月之後,日本人來找張瑞敏,說他們的辦法的確不行,請允許使用海爾的管理方法。
“如果訓練一個日本人,讓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會這樣做;而一個中國人開始會擦六遍,慢慢覺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後索性不擦了!”張瑞敏的觀察一針見血,他熟悉中國人的秉性,知道中國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認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點,天長日久就成為落後的頑症。他想,需要一個管理機製專攻這一毛病,這一機製同時還要承擔下述功能:領導在與不在企業照樣良性運轉。
因此,他發明一套管理方法叫做“OEC”,其中“O”代表“Overll”,意為“全麵的”,“E”代表“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意為“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C”代表“ControlandClear”,意為“控製和清理”,其含義是全方位地對每個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進行控製和清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質量都有一點兒(1%)的提高。這樣,從車間工人到集團總部的每一位幹部都知道自己每天應幹些什麼,甚至可能自己考核自己的工作,領取自己該得到的那份報酬。
具體地說,OEC管理模式意味著企業每天所有的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製內容,並依據工作標準對各自控製的事項,按規定的計劃執行,每日把實施結果與計劃指標對照、總結、糾偏,達到對事物發展過程日日控製、事事控製的目的,確保事物向預定目標發展。這一管理方法可以概括為五句話:總賬不漏項,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憑效果,管人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