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耐心傾聽他人抱怨,才能避免更大危機(1 / 2)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與坎坷。在我們不小心跌倒的時候,在我們憂鬱傷心的時候,在我們遭遇失敗的時候,隻要有人能在旁邊聽我們訴說,一切的痛苦都會變得無足輕重。抱怨不好,正像奧勒留所說,丟開受到傷害的抱怨,傷害也就不存在了。但是,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兒,想不開的事兒,特別是在生活節奏很快的今天,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抱怨也是宣泄鬱悶情緒的一種方式。

也許人們會說諸如這類那類的抱怨的弊端,當然不能像祥林嫂那樣不分事情、不分對象、毫無智慧的抱怨。就像一個朋友對你抱怨時,你就不能置之不理或態度漠然。因為這個朋友是拿你當朋友才對你長開金口的。既然是朋友,你就要以朋友的心態對待,以寬容、幫助、理解的心情對待他的抱怨。

這是一個關於馬和驢兩個好朋友的故事。有一天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籲籲地請求隻馱了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麼;可對我來說,這是沉重的負擔,我們可是好朋友呀”馬兒拉著個臉:“還說是朋友,你就想讓我增加負擔嗎?”

沒過多久,驢過勞死了。原先由驢承擔的任務全部加到了馬的身上,馬兒也失去了自己的摯友,為此它懊悔極了。

這個故事雖然極端,但他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同在生活這條大船上,朋友的好壞與我們休戚相關。朋友的不幸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相反,在幫助朋友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因此生活中,在麵對朋友的抱怨和對方尋求幫助時,要積極地給予寬容和包涵。

如果你留心你會發現,一個愛發牢騷、脾氣又大又壞的人,在一個有耐心且極富同情心的傾聽者麵前會慢慢軟化下來。傾聽有時就像太極拳一樣,能以柔克剛。年輕氣盛的青年朋友,在麵對很多事情時,都會選擇硬碰硬的方式去解決。其實,用傾聽這種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才是智慧與成熟的表現。

幾年以前紐約電話局發現一個用戶總是對接線員惡言相加,這個用戶的脾氣特別不好,有時他特別生氣了,還會威脅要把電話連根拔起。後來,他堅決拒絕繳付某些費用,說那些費用是無中生有的。最後,他寫信給報社,還到公共服務委員會做了無數次的申訴,也告了電話公司好幾狀。

紐約電話局非常無奈,隻能派公司最幹練的“調解員”去會見這位挑剔的用戶。這位“調解員”靜靜地聽著,讓那位暴怒的用戶痛快地把他的不滿全部吐出來。電話公司的“調解員”耐心地聽著,不斷地說‘是的’。

“他滔滔不絕地說著,而我傾聽著,幾乎有3個小時。”這位“調解員”把他的經驗在卡耐基班上敘述出來。“然後,我又繼續傾聽下去。我見過他4次,在第四次會麵結束之前,我已經成為一名他要成立的一個組織的會員,他把它叫做‘電話用戶保障協會’。我現在仍然是這個組織的會員,而就我所知,除了那位老兄之外,我今天是世界上這個組織的唯一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