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一章,葉子特做三點說明:第一:本書是單線單主角寫作;二:出現兩個穿越人的目的並不是想寫打內戰;第三,請書友有耐心能繼續支持葉子,希望這本書最終能寫成不同於以往的穿越文。
~~~~~~~~~ ~~~~~~~~~~~~~~ ~~~~~~~~~~~~~~~~~~~~~~~~~~
“老李,咱們手頭上還有多少錢?按市價能買多少馬?”,粗步暫時解決了吃飯問題,盤算著整軍,想弄出一支精銳騎兵帶帶的節度使大人滿懷希望的問道。
“啥,馬,好我的大人,您饒了我!咱的家底兒您不知道?都是些不當吃穿的死物件兒,前個兒剛被回鶻商人運走,剩下的錢,按現在高到天邊兒的馬價,怕是連四百匹都買不到,要是戰馬,最多一百八十匹,這還得我親自去才成。但這樣一來,兄弟們可是連買鹹菜的錢都沒了!”深知上官所想的代行軍長史無情的粉碎了唐老爺的希望。
“娘的,這麼窮!”,哧啦哧啦抓頭皮的聲音響起,沉默片刻,才聽一個不甘的聲音問道:“那咱滄州現在能有什麼東西能換出馬來?”。
“如今在河北,那兒還有戰馬賣,要想弄這個除非到東北,找奚族或是契丹人想辦法,鹽咱滄州倒是有,但現在是產量太低,自己吃都勉強!其他的什麼茶、綢緞之類他們短缺的東西都沒有!哎,這鬼地方,還真是一個瘠薄,要是在河東,最起碼還有名滿天下的葡萄釀,那些蠻子都稀罕這個!”
“什麼,酒!好你個老李,說的好,忙你的去吧!”。
正是有了這段對話,才使唐老爺在這個嚴令他人進出的小院內,開始了夜以繼日的工作,壘灶、打製粗糙的蒸餾器具等工序都是分由不同的人完成,這不,連第一次開鍋取酒,都是他自己親自架火完成。
雖然聞到了酒香,但到品嚐的時候他依然是滿心忐忑,直到唇舌間那熟悉的滋味傳來,唐老爺才如釋重負的長出了一口氣,雖然烈度比他期望中的低了很多,但百分之三十的酒精含量依然足以稱雄當世了。
“風吹槐花滿殿香,吳姬壓酒勸客嚐。”,唐人所飲多是壓榨酒,又因壓榨後過濾不淨,故而常在酒液中含有綠色沉澱物,而被詩人騷客雅稱為“綠蟻酒”,其詩“新涪綠蟻酒,紅泥小火爐”也正是因此而來。這種僅靠發酵而來的酒,酒精含量實在有限,就連號稱大唐八大名酒之最烈者,傳自波斯的“三勒漿”也不過十來度,所以才有唐人一飲盡升鬥之說。
“哎!還是怪我沒本事,當年讀什麼文科,到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燒個玻璃、造個紙啥的換錢花用!好在出身農村,過年時候農人自家吊酒倒也見過不少,如今也算學以致用了。”,看著自己準備的簡陋器具,唐老爺一口一口的咂著小酒,不無得意的想道。
隨後十餘日時間,被戰馬情結刺激的虛火亢奮的唐節度使,把一應事物都拋給了屬下,自己埋頭幹起了製酒大業。並在不斷的摸索中提高經驗,千萬百計的琢磨著怎麼多出酒,出烈酒。
好在真正的理政人才沒有搜羅到之前,滄州政務多是維持舊製,而安置流民的事物在老李的精細調撥下倒也支應的過來,唐老爺在造酒之餘,也不忘偷偷譴下人將他親自命名的“燒刀子”拿往本城最大的酒樓寄賣。
一連十三日,終於憋不住了的節度使大人停了火,好生沐浴一番後,獨自往城東醉仙居而來,想實地聽聽酒客們的反應。
不看不知道,這一看還真是嚇一跳,此時的醉仙居簡直就是人滿為患,門口猶自鬧嚷嚷的一片,更有許多人因尋不到座頭,捧著個酒碗站在隨風招展的酒招子下咂摸不停,陣陣淡淡的酒氣老遠都能聞見。
除了些許穿儒衫的人及商賈還在飲果酒外,大多麵目粗豪的漢子麵前擺的都是色做微黃的“燒刀子”,尤其許多異族打扮、來自苦寒之地的人更是如此,不時還有人因等的不耐,拔出腰刀將櫃台砸的哐啷做響,引的老板強做笑臉上前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