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事情多,中午回不來,所以這章就提前更新
~~~~~~~~~~~~~~~~~~~~~~~~~~~~~~~~~~~~~~~~~~~~~~~
“老爺,咱們這是要去那兒?”,滄州城中路口,王小桂見自家老爺駐馬不前,呆呆發起愣來,遂小聲問道。
“噢”,抬頭看了看前方,了無回府之意的唐明猛的一帶馬韁,率先向城東郊外弛去。
“身份,身份實在是太重要了”,邊策馬向前,唐明心中邊鬱悶自語道,安祿山雖創建燕朝已有五年,但在這些士子們心中,卻還是個偽朝廷,就連那些普通百姓,也依然是心向大唐。如此一來,他這燕朝廷任命的滄州節度留後,也就顯的名分不正,名不正而事不行,先失掉了名分大義,這以後做起事來恐怕更是麻煩百倍。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又想起那更讓人煩心的另一個穿越者。本來按照曆史的正常走向,將於明年即位的代宗皇帝是個仁厚但有些懦弱的中才之主,也正是在他當政期間,定下了對大燕朝專懲首惡、其餘不問的政策,最終,除了安史親族被明正典刑外,其餘燕朝統兵將領都得以保全,不僅如此,在急於求安的代宗親自主導下,整個朝廷“姑息”之風蔓延,原燕朝大將如田承嗣等就靠著一紙納降文書,不僅都保住了自己的地盤與權利,更被唐朝廷大肆拔爵,這也是最終導致唐朝廷滅亡的“藩鎮之亂”的肇始——河北四強藩正式登上曆史舞台的由來。
倘若曆史仍是按照原定流向,唐明倒是無需擔憂太多,隻等唐廷與回鶻聯軍開到,他順勢舉滄州之地投降就是,如此不僅不用擔心安全,而且地位也是穩如泰山,他依然可以在這滄州做他的一地諸侯。然而所有的一切都隨著這個新穿越者的到來被徹底的改變了。
作為一個後世的穿越者,無論這個人知道不知道具體的曆史,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絕對不會再次重複曆史,還會去走妥協線路,行姑息之策。如此一來,唐與燕朝之間除了武力解決外,注定了就沒有其他路可走。
打,這仗又該怎麼打?天寶末,經過百年承平的唐王朝總兵力隻有五十多萬,而其中最為精銳的三十餘萬都是駐紮在邊境地區。其中身兼三節度之職的安祿山獨掌了其中的十八萬,更因為署理牧馬監的緣故,唐朝所有的官育戰馬也被他一手掌握,再加上有奚、契丹等異族支持,所以才能使他起兵之初一路高歌奏凱,旬月之間即打下半壁江山。
但是隨著戰事不斷持續,燕朝占絕對優勢的地位已漸漸消解,雙方現在已經進入了艱難的戰略相持時期,大唐固然也有內耗,但比起燕朝六年四度更換皇帝來,卻不知又好了多少。再有,如今大唐有一個穩定的南方作為後勤支持基地,而燕朝占據的三河之地卻已經是滿目創痍,後繼乏力。於外,燕朝雖然有奚、契丹可為盟友,但這兩個如今仍遠未成氣候的小族,比起唐朝廷的盟友回鶻汗國來,無異於螞蟻與大象的差別,再加上人心思定,民望在唐……無論怎麼想,唐明如今所在的一方都是必輸之局,所差的隻是時間早晚罷了!更何況,那個變態的穿越者竟然已經造出了“炮”,誰知道他還能鼓搗出什麼超越時代的東西出來,單是一想到這裏,唐明就感覺心脊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