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夜戰〈二〉(2 / 3)

不想討論這令人沮喪的問題,胸中自有打算的唐明插開話題問道:“老王你怎麼知道恒州軍不是王武俊領兵,這人很厲害?”。

縱然現在已是敵對雙方,王青鬆在提到王武俊時也是一臉欽佩的神色:“開元間,有一支契丹人向李三郎上表請求內附,領頭的人叫王路俱,這人雖然窩囊的在本族都呆不住了,但他卻生了個好兒子,此子自小就好刀矛弓矢,並四處拜師,年僅十五歲就已武勇異常,揚名三河之地,聽說,他本名士英,如今這‘武俊’的名字還是安聖人當年親賜的。這也就罷了,便生他還是胡將中極少學活了兵書的,自二十一歲統兵輔佐張忠誌以來,從普通校尉到如今的恒州兵馬使,還真是平生未嚐一敗。這幾年,多少以前名動河北的大將死的死,敗的敗,但往日隻是平平的張忠誌卻能成這麼大的氣候,誰都知道這是王武俊的功勞。”

“噢!還有這等厲害的人物?”,聽王青鬆說的神乎其神,唐明一時來了興趣。

“此事不說我大燕,就連殘唐也是知之甚清!”,要不是身份地點都不對,王青鬆真想鄙視自己這位上官了,如此名震三河的人物都不知道,還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當的這節帥。“不過那張忠誌倒也算能用人,不僅對王武俊信重無比,隨後更將他的小女兒嫁給了王武俊的兒子王士真,如今算起來,他們也是兒女親家了。”

“張忠誌如此信重王武俊,那他兒子就沒有什麼反應?我可是記得張忠誌有一個兒子的”,口中隨口問著,唐明已經感歎自己後世上學時看書還真是不夠認真,連這麼一個大名鼎鼎的牛人居然都給漏過去了。

“張忠誌是有一個兒,名叫張惟嶽,不過這卻是個誌大才疏的衙內少爺,膽子更是小的……”談話慢慢進行下去,而天色也漸漸暗淡下來,滄州城頭的喊殺聲也隨著西沉的落日,漸次歸於平靜。

…… …… …… …… ……

夜悄悄的來了,滄州內外,一片靜謐,當然隻有一個地方例外。

“怎麼樣?幹柴草收集的夠了嘛?”,眯眼看著遠處隱約可見的恒州軍大營,唐明麵色平靜的輕輕向身邊問道,隻是那嗤拉嗤拉撓頭皮的聲音,隱隱透露出節帥大人的緊張。

“兄弟們都幹了半天加半夜了,隻是大人咱們襲營要那麼多柴火幹什麼?做些火把也就夠了,這麼多柴草,到時候也帶不過去呀!”,王青鬆自認為已掌握了節帥大人的想法,但他還是對自己的主官拚命收集這麼多的柴草感到不解。

“火把,對了,火把要多紮一些,老王提醒的是”

“放心吧大人,你一說要兄弟們收集柴草,屬下就知道您要去偷營,所以火把早紮好了,論現在的數量,不敢說恒州軍一人一個,但兩人合一個還是盡夠的。咱們什麼時間動手?”,看著身前節帥大人臉上顧做鎮定,一雙手卻抖顫的沒個落放處,王青鬆心底忍不住暗暗一笑。“不管他官多高,畢竟還是個年輕的生瓜蛋子,看他現在的模樣,還真跟自己第一次偷營前一模一樣,隻不過,那時的自己僅是一個大頭兵罷了。”

“此事不急,恒州兵原道奔襲,中間不曾休息隨即投入攻城,肯定也是累翻了的,做人要厚道,就讓他們多睡一會兒,咱們天亮前再動手。”,嗤拉嗤拉聲中,節帥大人平淡說道。

“不瞞大人,我還真想現在就衝進去,仔細看看恒州這次統兵的到底是誰。看他這一連串的安排布置,要不是他真的攻了城,末將還真以為他是俺們這邊的,幫忙了,太幫忙了。今天要是不燒他個丟盔棄甲,還真就對不起他了。”,粗大的喉嚨發出壓抑的笑聲,在這寂靜的寒夜真如梟鳥鳴叫一般,聽的人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