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村
初秋的天氣微涼,在北方的山村尤為明顯,大街小巷都是穿著長袖,形象質樸的人們,或是忙碌,或是悠閑。
西村位於大山之內,是省級下麵的市區在下麵的一個區,可以將這個遠離喧囂的山村稱之為世外桃源。
清晨的陽光透過稀薄的晨霧照射在大地上,透過窗戶照到家家戶戶,公雞受到陽光的提醒高聲鳴啼。將所有人帶入生活的節奏。
廚房裏,母親做飯的叮當聲,臥室內孩子剛睡醒時神誌不清的嗚咽,男人對著鏡子將自己打扮幹淨迎接全新的一天,有些院子裏還有老人散步的聲音,這樣的家家戶戶構成的一個村莊。就這樣動了起來。
西村有三座小學,兩座中學。隨著陽光的照射,家裏的孩子吃完早飯開始向各個學校彙聚,村莊不大,學校不遠,所以步行的比較多,偶爾也有一些騎著自行車的孩子或者是被家長用自行車載著送到學校。
早上上學的這個時刻是一天中熱鬧的開始,孩子們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的教室,彙聚到一定程度,教室內孩子們玩鬧的聲音就變成了朗朗的讀書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少年獨有的變聲期沙啞怪異的聲音充滿氣勢的朗讀者他們或者明白過著迷茫的詩詞,中華的五千年文化點滴孕育其中。
西村一中就在這樣的早晨裏日日屹立在西村的村東,學校建了有多少年了,具體沒人記得,因為收的都是村東這片的學生,隻要是在村東居住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都曾經在一中讀過或者現在正在一中念書。
教學樓是一棟三層的樓房,建的很長,大部分都是教室,樓東側被分割開來當做學生的寢室,本地一般都住在家裏,寢室裏隻住著少數外來的同學或者山上下來的孩子,少數的人住在那寢室倒也正好。
走出教學樓往左麵是新建的公廁,比原來的大了一倍,但是寒冷的北方在外麵上廁所總是不讓人喜歡,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教學樓的另一邊是一排平房,有食雜店,有食堂,還有幾個空房子,如今是用來當做教室。因為教學樓的正前方有一座正在修建的樓房,那原來也是學生上課用的,隻不過因為在修建,學生全部移動到了平房以及後麵的樓。
每天上課的時候,前麵建造樓房的雜音倒是也並不吵人,大概是修建了一個暑假快要弄完的緣故吧,下課時的後學生們都好奇的望著那棟樓房,想象著蓋完之後是什麼樣子。
應該很漂亮吧,到時候就可以在新樓房裏上課了。
學生們如是想著。與正在修建的教學樓一樣讓同學們好奇的是學校裏新來的老師,據傳言是全學校最年輕最帥氣的男老師。
這位老師姓康,叫康正賢,唔……正賢?有種韓國人的感覺,在這個有些落後的小村莊裏對韓國並不了解,隻是在電視裏看過韓國的電視劇,裏麵的人好像都是叫正什麼的。不過那又怎樣,咱們的帥老師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從老師們的交談中知道康老師是從大城市裏麵來的,很厲害的樣子,來這裏教高中的語文,康老師和其他老師不一樣,講課的時候像是和你聊天一般,書本上的東西就聊到了你的腦子裏,長得又帥講課又好的老師怎麼能夠不讓人喜歡。
開學短短的一個月康老師就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擁有了大批的粉絲,雖然都是他教授的高一學年的學生,但是學生傳學生,學生傳家長。康正賢的這股風就在西村的村東洗卷了起來。
二零零六年的秋天,雖然當時追星的並不少,可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康正賢更貼近人們的生活,他手下的同學將他視為心中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