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古以來是喜好群居的物種,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物以類聚,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這其中不乏一些獨來獨往之人,他們或被群體排擠,或性格怪癖。
李星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孤僻遲鈍,循規蹈矩,沉默寡言。
如果說李星唯一有什麼特殊的話,那也是十年前eefc做的那次dna收集和虹膜掃描時,那個領頭的中年男人,像瘋了一樣的抓住他的手,然後一言不發,像看寶貝一樣的看著他。
若不是很清楚那個中年男人是eefc的工作人員,恐怕李星的父母當時就撥打報警電話了。
“請一定要保護好這個孩子!拜托了!”
臨走的時候,那個中年男子用蹩腳的中文,不停的對父母鞠躬,再次讓這對年輕的夫婦感到莫名。
雖然年僅5歲的李星並沒有被嚇壞,也沒有太在意,不過卻對穿白大褂的人多少有些抗拒,總認為他們是有些奇怪的人。
今天對李星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他要去見自己的相親對象,雖然他今年隻有十五歲。
不同於過去,如今的人類雖然享受著安逸舒適又便捷的生活,壽命也不短,大概能活到150歲左右,但由於出生率過低,或者說生不出來,所以政府放寬了結婚了年齡限製,希望這些年輕人能早點結婚,加快繁衍的速度。
據說這個年齡界限,還是eefc的研究成果,其結論是男子15歲,女子15歲時,分別是精子和卵子最具活力的時期,受精卵的存活率更高,而且人的身體機能也是最佳時期。
即使是這樣,對於一向被孤立,且不善言談的李星來說,這仍舊算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過還好出門的時候,母親打電話告訴過他,女孩也是一個跟他一樣的“問題兒童”,所以,他並不用太過擔心。
從21世紀下半頁,可植入的智能儲存芯片發明後,孩子必須在13歲時離開家,獨自生活,當然房屋由政府提供,畢竟如今的房屋早已經脫離的土地的限製,漂浮在空中,而且建造所需要的複合材料,大多是生活垃圾的循環再造,因此並不需要太多的成本。
坐在公交車上,空蕩的車上隻有李星一人,畢竟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願意選擇這種老舊且緩慢交通工具的人占少數,況且現在是早上9點,對於當代人來說,這個時間實在太早了。
李星對於公交車卻是發自心底的喜愛,一方麵因為他不善言談,而且不喜歡太多的人,另一方麵,乘坐這種存在了一兩百年的交通工具,就好像是自己擁有著這件古董一樣,而且對於為什麼國家沒有停止這種落後的交通工具,恐怕是某位大人物跟他有著一樣的愛好,他心裏這樣想著。
端正筆直的坐著,李星將頭轉向窗外,兩隻手放在膝蓋上,左手的食指有節奏的輕敲膝蓋,雖然他的嘴沒動,但好像在心中哼著什麼歌曲。
“滴。”
智能係統提醒目的地就在前方,他站起身來,將手放在座椅扶手上,車機係統收到提醒,然後絲毫不差的在目的地停下。
“謝謝。”
李星每次下車時都會習慣性的說,即便每次車上都隻有他一人,並且駕駛係統並不會回應他,但李星覺得這一種儀式,所以並不會忘記,而且對於古板的他來說,習慣也沒有那麼容易改掉。
約定的地點在一個咖啡廳,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們拋卻了很多不必要的身體力行,可是對於吃喝享受,卻仍舊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