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原名艮寅,字鬆坡,1882年生於湖南邵陽。義務學校時兩次跳級。
1895年,從義務教育學校畢業後,入湖南實務學堂攻讀大學預科,實務學堂為名儒梁啟超所創,海內頗有扉名。梁啟超對蔡艮寅青眼有加,蔡鬆坡本人,亦對梁啟超所言“軍國民主義”欽佩不已,在其從實務學堂畢業之時,曾在梁啟超創辦的《新民叢報》上,做《軍國民篇》,斷言:“居今日而不以軍國民主義普及八萬萬,則中國其真亡矣。”(《軍國民篇》,《蔡鬆坡集》(1982“偉大軍事家蔡鍔百年誕辰紀念版”),第15頁)。認為“欲建造軍國民,必先陶鑄國魂”(《軍國民篇》,《蔡鬆坡集》第32頁)。為了提醒自己身體力行“軍國民主義”的理想,故改名蔡鍔,以昭“流血救民”之誌。
1897年從實務學堂讀完大學預科預科課程之後,恰逢因康有為準備參選次年參知政事,梁啟超接任萬木大學堂山長。蔡鍔沒有應梁啟超之邀梁啟超跟隨前往,而是以優異成績考取了保定陸軍大學,主修陸軍指揮,輔修軍事經濟。
民間曾有傳言,說蔡鬆坡在保定陸軍大學的畢業考核中,“以一招之差惜敗於蔣方震”,純屬以訛傳訛,蔣百裏比蔡鬆坡整整高了兩屆。實際上,蔡鍔軍務機械科目輸給了張紹曾(1880年生),個人軍事技能輸給了張孝淮(1881年生),條令考試和吳祿貞(1880年生)並列第一,然後以總分第一奪得1901畢業區隊的狀元,並被保送陸大研究院。輸給蔣方震的那個叫李藻麟(1878年生)。
1903年,蔡鍔作研究院畢業論文《選將》,提出“為將之道,以良心血性為前提”的思想,認為這是“扼要探本之論”。他說:“吾儕身膺軍職,非大發誌願以救國為目的,以死力歸宿,不足渡同胞於苦海,置國家於坦途”(《蔡鬆坡先生迫集》(二),第8頁),抒發了他立誌為國捐軀的誌向。談到治軍,蔡鍔認為“治軍之要,尤在賞罰嚴明”,對於“風氣紀綱大弛”的軍隊,“與其失之寬,不如失之嚴”,主張“以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蔡鬆坡先生迫集》(二),第16頁)。同時,他也提倡官兵之間“和輯‘相處,使士兵把軍營視為“第二家庭”。他特別欣賞“帶兵如父兄之帶子弟”這句話,認為帶兵者若“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可付之一炬”。(《蔡鬆坡先生遺集》(二),第5頁)。
這篇論文,被左樞密使聶士誠評為“十年來第一,發人所未發”,由此,蔡鍔就成了聶士誠的副官了。
現在,蔡鍔正掛著左校尉的軍銜在軍列包廂裏的床上正襟危坐,風紀扣扣得緊緊的,另外的幾張床上,幾名尉官或坐或躺。火車一聲長鳴,速度漸漸慢了下來。蔡鍔站起來,吩咐說:“把東西拿好,準備下車。”
蔡鍔下得車來,早有西路軍軍部的人在站台上接他,那人說:“蔡都監,請先到候車室休息,還有幾位將軍和大校今天要到,我們一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