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2 / 3)

至於初中和高中,則是底層和中層都有,因此在這些時期,是絕對不允許建立士族專屬的學校,這樣一來,隻會讓階級更加固化,對於士族來說,這或許是一件好事,因為通過這些專屬學校,他們可以更加的集中教育資源,從而讓自己的孩子成績更好,從而可以上更好的學校,但從整體來看,這麼做對於士族來說,卻是大害,因為階級的固化必然會引發人們的反抗,而人們反抗的後果便是國家動蕩,甚至是改朝換代。

這是不可以發生的事情,因此保證平民受到平等教育的權利,便是徐清必須要去維護的,也是朝廷必須要去維護的,這樣一來,雖然單個士族的利益有可能受損,但集體的利益卻得到保護,這是大部分士族所能夠接受的,而也正因為頂層士族始終在壓製專屬學校的成立,在導致地方上始終沒有形成專屬學校,這也正是士族的孩子接觸平民的地方。

當然,也有不少的士族家長認為孩子就不應該跟平民家的孩子玩,認為這些窮人隻會攀附自己家的孩子,跟這些人玩也學不到好,有這種思想的人不在少數,對於這些人,徐清也管不著,反正他們的孩子未來如果要從政,就必然最終要經受吏部的審核,徐清可不相信,這些連平民都不願意接觸的人,能夠做出什麼好政績,尤其是在民生上,宋朝對於官員的考核,經濟發展是次要的,民生才是主要的,以民為本是宋朝的核心理念,當然,這跟他本身經濟發展就很好有關,因此自然不用強調經濟,而是強調民生。

一個官員若是民生做不好,即便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再快,升職的速度也是非常的慢,而這些士族子弟,他們根本就不與平民接觸,甚至在人生中的多數時候是鄙視平民的,他們怎麼可能跟平民階級感同身受,最終的結果也往往都會無法繼續往上升,畢竟如今的政治尚且清明,這些官員是不可能往上爬的。

因此對於這些士族子弟,徐清也不去做阻攔,對於宋朝來說,隻要頂級士族不犯這些十分沒有格調的錯誤,那麼宋朝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已他看來,起碼如今幾乎所有的一品士族家庭,幾乎都強調讓孩子在學校裏多認識一些平民,即便心裏有傲氣,明麵上最好也別表現出來。

顯然,所有人都知道,你必須要了解普通民眾的生活,而這些平民是最好的抓手,你不僅僅可以獲得一大批的人才,還能夠了解一下地方上的發展,以及民眾的生活,雖然在象牙塔之中,了解的可以說十分有限,但有了解總比沒有了解強,且學校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單純的地方,且重點學校,防衛措施也比較嚴密,基本不會出現一些惡性事故,因此算是最好的方法。

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徐清也希望這些世家子弟們,可以到地方上看看,尤其是了解廣大民眾的生活,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上重點中學,或者是重點高中的,在如今的宋朝,平均每一個年齡帶的同齡人,能夠上重點初中的不到百分之十,能夠上重點高中的不到百分之五,至於能上重點大學的,更是不帶百分之一,畢竟全年所有重點學校招生不過三萬人而已。

這些人自然無法代表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如今宋朝來看,四十歲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三十歲以上的人文盲數量大概占據一半左右,女性則是四分之三是文盲,這還是工廠中辦掃盲班的結果,不然跟四十歲幾乎沒什麼兩樣,至於三十歲以下大多數的人隻接受過六年義務製教育,一半的人沒有上過初中,而剩下的人裏,則依舊有一半的人沒有上過高中,至於大學,全國則隻有八十萬左右的人可以上,而全國每年的生育孩童數量則在六百萬左右,七分之一的概率,這還不算上外國留學生和租界留學生,這樣一算,本國一年的大學招生量不過才六十七萬左右,相當於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