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人離開木星以後,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文學網站的編輯。
時間是從三年前的冬天到三年後的夏天。
工作十分輕鬆,一周隻需要上兩次辦公室。其他的工作在家利用互聯網就可以完成。木星人覺得電腦屏幕與電視機屏幕最大的不同是可以任意在電腦屏幕上添加自己認同的內容。
去辦公室,他需要搭乘附近的166路藍白相間的巴士。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看外麵的風景,大約四五站,便可下車。
網站的實體在一棟高達40層的樓房的中部。高樓向陽的一麵全部用深藍色的玻璃裝飾,即使在清晨,也看得出熠熠的閃光,如同把海洋的一部分騰空掛起。木星人的辦公室在21層,每次抵達辦公室前,先的由低到高的位移。木星人站在一架透明的電梯中隨著徐緩的嗡嗡聲裏地麵越來越遠,遠處的景物則成片狀洶湧地進入他的視野。緊密挨靠的其他高樓。遍布各地的灰色的電線杆和細條的網絡。遠處陶瓷工廠衝天的煙囪,發出濃淡不一的黑煙。群山起伏的曲線在前方的雲霧中若隱若現。
但是也僅僅是觀望,圖景與身體之間還隔了一層厚度相當的玻璃。當然,也因為如此,木星人也無法聞到季節的氣味,比如這夏天城市散發出的一種植物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由電梯延續並伸展至整個上班行程的油漆味。那是一種難以琢磨的氣味,似乎藏在角落裏麵,無法找尋,但在任何一個可能的時刻,會通過一根看不見的管道,對著你的鼻孔吹氣。
呼。呼。呼。呼。
木星人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向網站投稿的作品,進行篩選,將滿意的刊登在網站的頁麵上;附帶接聽一些向網站詢問投稿信息的電話。
木星人在整理稿件工作開始前,必先打開電子郵箱,看是否有新的電子郵件。打開的一瞬間,內心滿是期待。總覺得應該有些什麼驚喜在其中。但是,現實往往是大部分的郵件是關於工作和一些商業合作夥伴的簡單問候。有時他會收到由木星發出的母親的問候,於是急急忙忙回複,用最快的速度發出。
接下來,便是工作的重頭戲:整理稿件並選擇發表。通常的做法是先進入網絡投稿中心的管理界麵,查看近三天的投稿情況,粗略地瀏覽一遍所有文章的題目。點擊那些吸引人的題目,對稿件進行優先評價。其次,再關注其他的投稿。原則上是隻要寫得讓人類可以看懂,即可酌情發表於網站,但是木星人發表的投稿作品卻少之又少。
由於網站最近換了CEO,提倡大刀闊斧地改版,於是網站上上下下都在為此奔波。但是網友卻不買賬,大部分的是反對的聲音,覺得以前的網站在各方麵都超越了現在。網站也喪失了很多人氣,被瀏覽的次數越來越少。
投稿的數量自然不必多說,一般情況,木星人半天就能看完所有的稿件。
然後是吃午飯的時間。
木星人隻要是來上班,中午必定會去一家西式餐廳吃雪魚三明治。
餐廳在工作高樓後麵空曠廣場的一角。店麵不大,卻讓人感覺十分舒服。店的三麵是透明的玻璃牆壁,上麵零散地貼了幾張廣告圖畫。這裏經常會放一些英式的搖滾樂。很多藝術家會來此聚會,可能也是被這裏美得一塌糊塗的雪魚三明治所吸引。
木暈人買完三明治,就來到廣場的坐椅上,一邊咀嚼美味佳肴,一邊看廣場中間唧唧咕咕的灰色的鴿子。鴿子披著中午的光線,像一些機器的玩具在動來動去。在它們的身邊,圍著三兩個路人。路人將手中的麵包撚成小的球狀,灑到地上,鴿子便成群結隊地跑過來搶食。
午間的日光甚是美好。木星人不知多少次雙眼閉緊,仰頭朝天。他感到風從上方緩慢地掠過他的麵龐和身影。像是在飛,不用管會飛到那裏,隻是不停地飛行即可。
在一明一暗的飛行中,耳邊是來自小孩子跑鬧的叫喊聲和不遠處汽車的嘶鳴。
下午的時光基本上是對著發光的電腦屏幕發呆,抑或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看遠處的雲到底像何種動物。手邊的娛樂時尚雜誌仍然是去年8月的封麵,並且在無數次翻閱之後褶皺四起,如同被反複摧殘的城市的表情。喝水的杯子在平靜中安然地站立。偶爾有些腳步聲經過桌前,但又馬上遠離,逐漸地沉沒在空氣的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