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多爾袞一行走遠,高興地走到袁先生麵前去:“先生,不介意我在這裏坐一會兒吧?”袁先生見是我,連忙招呼道:“原來是李姑娘,快快請坐!”我見他這麼熱情,受寵若驚,連忙坐下。袁先生問道:“怎麼李姑娘一個人在此,伊拉奇和他的兩位隨從呢。”“哦,他們都第一次到中原來,聽說大淩河堡靠近錦州物產豐富,所以想去看看有沒有什麼物品可以販回。”我隨口答道。袁先生若有所思道:“哦?其實大淩河堡前幾年的確還算得上物產豐富,這兩年由於戰亂,它的身份更多的是兵家重地,一般來說沒有過硬的通關文書,一般來說是過不了關口的啊。看來伊拉奇小兄弟家中非富即貴啊。”
我聽他這話仿佛對多爾袞的身份有所懷疑了,我忙岔開話題道:“袁先生,你真是一個文人嗎?”袁先生哈哈一笑:“如假包換。”說罷便往台上望去。
台上說書人正說嶽飛傳,大淩河堡地處抗遼前沿,所以這類說書在本地非常受歡迎。說書人正在台上說到嶽飛揮師北伐,收複失地,大敗金軍,台下聽書人大聲喝彩。我見先生也點頭不止,似乎也沉醉其中,就問道:“先生也很喜歡嶽飛?”袁先生道:“凡我漢人,哪人不愛嶽飛?”我試探問道:“可這麼厲害的抗金大將,最後不是死在戰場上,卻是死在奸臣昏君之手。據野史記載,嶽飛的部將曾多次營救嶽將軍,並且有一次已經成功,嶽飛將軍卻已忠義為名拒絕了。”袁先生正色道:“為人臣者並不是你們所說的愚忠,你想想,嶽飛最大的成就在哪裏,就是抗金之功。如果為了苟且生命,逃出天牢,卻終身不得有機會去抗擊金軍。我想對於嶽將軍來講,還不如就此死在他們手上。”
我心中暗暗歎氣,怪不得你最後也同是如此下場。於是勸道:“可是人的生命有無數種可能,俗話就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他當時逃出生天,誅殺奸臣,重新取得帥印,也是有可能的啊。”袁先生道:“還有一句話叫‘盡人事,聽天命’,大宋皇帝懦弱昏庸,沒有秦檜,他遲早也會聽信其他人的。嶽將軍抗金抗得了一時,抗不了一世。大宋皇帝已沒有了鬥誌,本來嶽將軍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攻優勢,他卻十分不讚同嶽將軍的積極進攻戰略,主張消極防禦的方略。你想有如此皇上,嶽將軍還會有出頭之日嗎?”
我急道:“那先生如果受到這類冤屈也打算舍身取義了?”袁先生詫異地看著我,我意識到自己太著急了說了不該說的話,忙道:“我是說先生如果也是這樣一位將軍的話。”他微笑了一下,眼神堅定:“舍身取義?如果我袁某也有這一天的話,也會這樣做!司馬遷說過‘人之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曆史會證明每一個人的清白,就如同嶽飛。”
我沉默了,不知道該怎麼說。袁先生也不再說話,似乎還在想什麼。氣氛冷了一下。窗外一個搖著算命旗幟的人走過,我看著旗上的“命”字問道:“先生,你剛才說‘盡人事,聽天命’,那麼你是信命的了?那先生,你說個字來,我來給你算一算吧?”袁先生也不想再討論很深刻的話題了,他故作輕鬆地笑道:“沒想到李姑娘還有這個絕活,那我就來洗耳恭聽一下了。”他想了想,在桌上寫下一個“昭”字。我在心裏估算了一下,此時還是天啟年間,而袁崇煥最後死於崇禎之手,這個日字不妨做換天解釋。而刀下之口更好解釋了,就是因口中所出之言,才死於刀下嘛。
袁先生聽我結結巴巴地解釋完,笑的更開心了:“李姑娘,幸好我隻是個普通文士,你這種拆字說法快把我嚇死了。姑娘,我感覺你好像心思很重,人都是要死的,我們不能因為人總是要死而每天跟自己過不去吧。”也是,崇禎還沒上台,皇太極也還沒有登上汗位,一切還早呢,我覺得自己太憂慮了,難道知道別人遲早要死,就在家裏悲天憫人嘛,人生自古誰無死啊。想到這裏,我一掃心裏的陰雲,嗬嗬地笑了起來。
隻聽身後一個聲音冷冷道:“李茉兒,你不是說你身體不舒服,需要休息一下嗎?”我忙站起來,想解釋兩句。袁先生已先笑著站起來了:“原來是伊拉奇回來了,剛來李姑娘是想去休息一下,我在此獨飲有些無聊,就把李姑娘叫過來聊了會天。”多爾袞也換上了一副笑臉:“袁大哥怎麼在此獨飲,早知道我剛才就不出去逛街,陪你在此喝兩杯了。”袁先生別有深意地笑道:“小兄弟每到一處,就忙著到處觀賞民俗風情,如此閑情逸致,比我這個遊山玩水的文士還要悠閑三分啊。”多爾袞不善漢語,隻道:“哪裏,哪裏,來喝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