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指·南
在很多時候人們因為內心慌亂,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而使忙碌變得盲目,雖然匆忙卻隻是原地打轉。人一定要學會思考,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獨有的或相對的優勢,隻是跟在別人後麵,那是毫無意義的瞎忙。學會思考和探索,明白自己為何而忙,勇敢衝破心中的“迷霧”,就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的道路。
人們在遭受挫折和失敗之後,往往會痛心疾首地抱怨:“為什麼會這樣?”而很少有人會自我反省說:“為什麼我當初不那樣?”人生的關鍵不是失敗之後的自我責備,而是行動之前的自我確認。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看見周圍的某人成功了,就很容易腦子一熱,決心向他學習,去模仿他,也去爭取成功。然而結果可能卻是截然相反的。這時候,人們就會抱怨: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結局呢?上天太不公平了,為什麼這樣殘忍地對待我?其實,這時既不應該抱怨上天,也不應該忌恨他人,而應該對自己進行反思。問問自己對自己是否足夠地了解,同樣的事情是否適合自己?而且,這些問題應該是在自己進行選擇之前就及早地詢問自己的。隻有正確地了解自己,才不會走進誤區。
當小鄧眼看著自己的一些親朋好友因為從事IT行業而發家致富的時候,他就開始著急了,並且也報名學習電腦,準備像其他人一樣做一個令人羨慕的IT精英。但是當他真正進入這一行業的時候,卻感覺沒有自己當初想象得那麼好。有一段時間,他一直都在加班,忙得連自己姓什麼都差點忘了。盡管如此,客戶還是對他的工作不滿意,這讓小鄧感到非常的無奈,有時候真想甩手走人,但是最後他還是忍了。大約幹了快一年的時間,他才發現自己其實並不適合做這一行業,但是他左思右想,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些什麼。他迷茫著,彷徨著,就這樣每天混日子,最終一無所獲。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人很多,他們一味地模仿別人,每天都非常忙碌,明知不適合自己,卻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隻好得過且過,機械地完成工作,為了完成而完成。其實,這樣的人內心是茫然的,雖然每天都在不停地追趕,卻不知道路在何方,自己應該走向哪裏。如果繼續這樣走下去,很可能就會一事無成。
因此,要學會把握人生中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不是事後的後悔和抱怨,而是事前的自省和確認。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的不是“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為什麼上天對我如此不公”,而是應該在做出選擇之前,問問自己:我喜歡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想幹成什麼?我現在正在幹什麼?其實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弄明白這幾個問題,然後踏實地去實踐,才會明白人生的意義,並獲得應有的成功。
網易的創始人丁磊年少得誌,年紀輕輕便創立了網易公司,並把網易做成了中國第一大門戶,隨著企業的運作成功,他也以巨額的財富成了中國首富。而他的成功,則在於他時刻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並願意為此放棄其他一些東西。
丁磊從小就對互聯網有著濃厚的興趣,考入大學之後,雖然讀的是微波通信專業,但是他並沒有舍棄自己的愛好,而是積極地投入到計算機的學習當中。
大學畢業後,丁磊被分配到電信局做工程師。在電信局工作,待遇很高,而且沒有風險,旱澇保收,能夠這樣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非常知足。但是做這樣的工作和丁磊的興趣不符,他不願意按照這樣的模式生活下去。丁磊認為,如果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什麼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義無反顧地辭掉了電信局的工作,為了自己的興趣和夢想,隻身到廣州去闖蕩。憑著他對互聯網的熱愛和琢磨,幾經波折,丁磊終於創立了網易公司,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就哪兒也去不了。同理,一個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人,通常什麼也幹不好。假如丁磊當時放棄自己的夢想,守著電信局的工作,安於現狀,可能也會生活得很好,卻不會有今天這樣輝煌的成就。但是那不是他喜歡的生活,所以他舍棄了別人認為很好的工作,去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進而獲得了更加豐厚的回報。
很難取舍的選擇,事關成敗的選擇叫做“抉擇”。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麵臨抉擇的時候很多。當你的麵前可能有很多條路供你走的時候,你是否能夠清醒地進行選擇?是選擇安穩而自己不喜歡的生活模式,還是選擇去追逐夢想,哪怕失敗歸來,很多人在此就會猶豫不決。這時就需要你保持冷靜的心態,仔細想想,什麼是自己喜歡的,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更適合自己的,想明白這些,眼前的道路就會豁然開朗。做人要忠實於自己的夢想,你可能會因此而失去暫時的優厚的條件,但是最終會換來更多的收獲。
每當你站在十字路口去做出艱難的抉擇的時候,不僅需要全麵而深入地去分析你所麵臨的客觀條件,並且還要捫心自問,明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就會選擇了一條使自己將來後悔的路,就再也無法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