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龍出淵】第八十二章不道(1 / 2)

第八十二章 不道

一個灰衣和尚,在登上,登懸空之山。

灰衣和尚不似個和尚,右臉上有一條見骨的疤痕,寬而深,為刀所致。不同於普通的刀疤,這條疤痕,經過了三十年,都不曾愈合。灰衣和尚脖子上掛有白骨做的佛珠,猙獰恐怖,如同閻王咆哮。

懸空山位於古丘北海,傳說中懸於天上,凡登山之人,須得踏天而行。而實際上,懸空山以山柱立於北海中央,上方逐漸擴大,山極高,入雲霧,形成了一柱撐天的妙境。常人上山不易,唯有一道石頭天梯。

灰衣和尚走的不是天梯,是霧氣,他踏在霧上,一步步向上。

懸空山之所以出名,因為一座寺廟,它是古丘規模最大的佛廟,玄光寺。幾百年來,玄光寺一直都是古丘佛門正統,香火鼎盛。這一代的玄光寺住持法號淨心,佛家魁首,大德之人,有普渡俗世之功。

無人敢擅自飛上懸空山之頂,且不說玄光寺的諸多陣法禁錮,單是一個不敬之罪就已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作為今年吏部佛典上的八個正統之首,誰對玄光寺不敬,即是不敬古丘朝廷,不敬皇帝。

鍾聲繚繞,佛音嫋嫋,一派佛家盛象。

早已有四名知客僧候在山門入口,他們長相秀氣,淺藍色僧衣,端的是超脫俗世之感。他們兩手合十,恭敬的朝灰衣和尚施禮。其中為首的,眉心有痔的僧人輕聲道:“小僧空穀,晉晦大師座下弟子,敢問您可是五禪道山的不道禪師?”

灰衣和尚先是皺眉,然後不由得高看了這位空穀僧人幾眼,他暗自心驚,玄光寺不愧為古丘第一佛宗,空穀僧人的心海止水,即便是他,也不能完全摸透。灰衣和尚正是五禪道山的不道禪師,他此次是應孔雀明王晉晦大師的邀請上山的,他低沉著聲音道:“不錯,正是貧僧,還望僧友帶路。”

空穀謙虛道:“僧友二字實在不敢當,不道禪師跟小僧師父同輩,您直接叫小僧的法號即可。”說罷,他作出請的姿勢,繼而道:“不道禪師,這邊請,師父已恭候多時了。”

玄光寺的建築巍峨自不必說,到處金光閃閃,佛塔林立,榭亭巋然,袁鬆多壽,繡角畫拱,霞暈於九霄;藻井丹楹,華垂於四照。修廊重複,潛奔潛玉之泉;飛閣岩曉,下映垂珠之樹。風鐸觸鈞天之樂,搜陸海之珍。碧樹花枝,翠嵐清籟,朝融夕凝,有空靈之感。孔雀明王的禪房在天王正殿的最西邊,需要經過中央巨大的天禪台,而這天禪台,正是玄光寺僧人修武悟禪之地。

玄光寺僧人過千,此刻的天禪台上,至少有一百位中青年僧人在悟禪。

“你們看,空穀師兄帶了個人過去,莫非他就是無禪道山的不道?”

“有可能,貧僧聽說不久之前,孔雀師祖派門人去了五台山一趟,應該就是去找不道僧人的。當年半道半佛叛出玄光寺,不道僧人是他的師弟,曾殺了我玄光寺數十位同門,如今他竟敢堂而皇之的走過天禪台,這是在公然羞辱我玄光正統!”出言的是個斷眉中年僧人,他十歲之時,恰好見過半道半佛離開山門的情景,鬧得玄光寺大亂,由是憤怒。

“該打,雖說佛門不動肝火,但亦有除魔之責!”這是個少年僧人說的,他入門不久,年輕氣盛。

空穀仍舊麵露微笑之色,仿佛置若罔聞,他道:“不道禪師,懸空山有諸多美景,待師父跟您談完要事之後,小僧願意帶著您四處走走,保管不會令禪師失望的。”

不道禪師冷言道:“哼,你們玄光寺的待客之道真是別致。”

說話之間,已有僧人向他們走來,正是先前開口道出不道禪師身份的中年僧人,他身邊還跟著三位差不多年紀的師兄弟。中年僧人法號空如,乃降世明王座下門人。他跟隨降世明王四十年,修為到了道玄境中品,佛心穩固。

空穀停住腳步,說道:“小僧見過空如師兄。”

空如不敢怠慢,他雖然入門比空穀早,但空穀卻是孔雀明王晉晦大師最得意的弟子,地位十分之高,他道:“空穀師弟多禮了。”

“不知空如師兄有何要事?”清秀僧人眯著眸子問道。

空如指著不道禪師,說道:“如果貧僧沒看走眼,這位恐怕是五禪道山大名鼎鼎的不道惡僧吧?五禪道山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同邪魔無異,貧僧不明白,此類妖人如何能上我佛門淨土?”

“當立即誅之!”旁邊的僧人符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