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是一種為了追求崇高的價值目標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坦蕩正直、剛正不阿的精神狀態。在為人處事上要敢於扶正壓邪,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動搖,不做小人之舉,不拿人格做交易等,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人脈圈外的“獨行俠”。
正所謂邪不壓正
俗話說“邪不壓正”,正氣是遏製邪念的根本。一個人一旦有了凜然正氣,就會剛正不阿,胸懷坦蕩。即使麵對威逼利誘,也能鎮定自若,處變不驚,進而達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境界。
東方經典醫著《黃帝內經》中有句名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說的是隻要人體內存有足夠的抵禦疾病的能力,任何致病因素都不足以損傷我們肌體的健康。其實,無論在生理上、心理上,還是在事業上、生活上,隻要正氣存內,必定邪不可幹。
有一個叫陳付漢的河南人,是河南禾隆農資公司老總。2005年,他發現當地市場上出現了假冒的化肥,於是先打聽出了貨物的來源,了解到假冒化肥的窩點,然後報了案,和當地執法部門商量了策略,把造假窩點給封了。可是事情並沒有就此了結。
有一天半夜時分,突然有幾個黑影在陳付漢家門口大叫,開始挑釁鬧事。陳付漢被叫聲驚醒之後,知道是有人故意來找麻煩了,但他並沒有膽怯,直接走了出去。帶頭的人大聲說道:“你知道有什麼事來找你嗎?我告訴你,你最近搞的事情斷了兄弟的財路!我們收了別人的錢,今晚準備放你的血呢。”
陳付漢知道邪不壓正,自己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於是就跟他們談了起來。幾個黑影被老陳的話弄得無話可說,他們已經察覺到了老陳並不吃他們那一套。
老陳接著說:“你們幾個不要走,我馬上就要報警。”
幾個黑影聽了以後,語氣也低了下來:“今天晚上的事情就這樣了,你心裏要有數兒。”
第二天事情還沒有了結。老陳接了一個陌生人的電話,對方說:“這件情就算了,你拿一萬塊錢過來,我們將不再追究這件事情,你也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老陳知道對方心裏怯了,不敢胡來,他便答道:“你們要錢就過來,要多少給你們多少!要不你們說個地方,我過去,隻要你們過來就行。”
老陳最後還是不吃他們那套,一分錢沒有給。
談起那些“江湖混混兒”,老陳嚴肅地說:“我隻交正道人,不交‘江湖朋友’。咱本本分分做生意,怎麼怕惡勢力!他憑啥!正氣不怕邪氣!現在農村的化肥市場終端競爭激烈是現實,但是不能亂搞,不能坑老百姓。一身正氣才不怕邪!”
正是這一股子正氣令老陳在惡徒麵前毫不畏縮,大義凜然!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從強盛轉向衰落。各地節度使乘機割據地盤,擴大兵力,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麵。唐代宗死後,他的兒子李適即位,就是唐德宗。唐德宗想改變藩鎮專權的局麵,結果引起了藩鎮叛亂。唐德宗派兵討伐的結果,叛亂不但沒有平定,反而蔓延開來。
唐德宗建中四年(782年),有五個藩鎮叛亂,其中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兵勢最強。他自稱天下兵馬都元帥,向唐境進攻。五鎮叛亂,使朝廷大為震驚。唐德宗找宰相盧杞商量,盧杞說:“不要緊,隻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勸導他們,用不著動一刀一槍,就能把叛亂平息下來。”唐德宗問盧杞說:“你看派誰去合適?”盧杞推薦年老的太子太師顏真卿,唐德宗馬上同意。
顏真卿是當時一個很有威望的老臣。安史之亂前,他擔任平原太守。安祿山發動叛亂後,河北各郡大都被叛軍占領,隻有平原城因為顏真卿堅決抵抗而沒有陷落。後來,他的堂兄顏杲卿在槁城起兵,河北十七郡響應,大家公推顏真卿做盟主。在抗擊安史叛軍中,立了大功。唐代宗的時候,他被封為魯郡公,所以人們又稱他顏魯公。
顏真卿又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寫的字雄渾剛健,挺拔有力,表現了他的剛強性格。後來,人們把他的字體稱為“顏體”。顏真卿為人正直,常常被奸人誣陷排擠,隻是因為他的威望高,一些奸人不得不表麵上尊重他。宰相盧杞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他忌恨顏真卿,平時沒法下手,這一次想趁藩鎮叛亂的機會,派顏真卿去做勸導工作,是企圖陷害他。
這時候,顏真卿已經是七十開外的老人了。許多文武官員聽說朝廷派他到叛鎮去,都為他的安全擔心。但是,顏真卿卻不在乎,帶了幾個隨從就去了淮西。
李希烈聽說顏真卿來了,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麵的時候,叫他的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廳堂內外。顏真卿剛剛開始勸說李希烈停止叛亂,那些部將、養子就衝了上來,個個手裏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擺出要殺他的架勢。顏真卿毫不畏懼,麵不改色,朝著他們冷笑。
李希烈假惺惺站起來護住顏真卿,命令他的養子和部下退出去,然後把顏真卿送到驛館裏,企圖慢慢軟化他。過了幾天,四個叛鎮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絡,勸李希烈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筵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
叛鎮派來的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說:“早就聽到顏太師德高望重,現在元帥將要即位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裏,不是有了現成的宰相嗎?”
顏真卿揚起眉毛,朝著四個使者罵道:“什麼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四名使者被顏真卿凜然的神色嚇住了,縮著脖子說不出話來。
李希烈拿他沒辦法,隻好把顏真卿關起來,派兵士監視著。兵士們在院子裏掘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裏。第二天,李希烈來看他,顏真卿對李希烈說:“我的死活已經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兵士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裏,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顏真卿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裏燒!”
顏真卿二話沒說,就縱身往柴火跳去,叛將們連忙把他攔住,向李希烈回報。李希烈想盡辦法,也沒有能使顏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顏真卿自殺了。顏真卿雖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其堅貞不屈的剛正氣節卻讓人永遠敬佩。
有人說,天地有正氣,凜冽萬古存。人心有正氣,萬世傳美名。正氣深受古人推崇,也為今人重視。當今社會的口號就是揚正氣,促和諧。正氣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是時代前進的保障。社會需要正氣,時代呼喚正氣。我們決不能將這股純正良好之氣棄置,讓自私自利、唯利是圖、阿諛奉承、陽奉陰違的不良風氣成為主流。
公正無私,贏得人心
正氣產生於大德,它既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是一種純正的思想作風。一個充滿正氣的人,通常富有正義感,他們處理事情,敢於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抨擊邪惡,不怕打擊報複;不會文過飾非,不會偷奸耍滑,也不會包庇壞人壞事。其所作所為都符合社會道德和良知的規範。
對中國曆史文化有著重大影響的儒家,一貫提倡公正無私。從古至今,“天下為公”“公正無私”始終是古今先進人士追求的理想,以權謀私,徇私枉法始終受到譴責、鄙視。“天下為公”、“公私之交,存亡之本”、秉公執法、不徇私情的精神,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今天我們進行思想建設和政治建設的寶貴財富。
我國曆史上充滿正氣的人如包拯、海瑞、狄仁傑……他們都因公正無私而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難忘的光輝形象,給人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在嚴嵩掌權的日子裏,別說是嚴家父子,就是他們手下的同黨,也沒有一個不是依官仗勢,作威作福的。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誰都得讓他們幾分。可是浙江淳安知縣海瑞卻能夠秉公辦事,對嚴嵩下麵同黨,一點不講情麵。海端的頂頭上司浙江總督胡宗憲是嚴嵩的同黨,仗著他有後台,到處敲詐勒索,誰敢不順他心,就該誰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