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3 / 3)

永不知足,不斷進取

積極進取是讓人保持朝氣的秘訣。有的人之所以顯得暮氣沉沉,沒有朝氣,原因就在於他們剛剛取得一點成績,便心滿意足,停下了前進的腳步。而要想永遠充滿朝氣,就不能滿足於眼前的成績,要在登上一級台階後,還要去登更高的一級,生命不息,進取不止。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研究了美國最成功的500個人的生平,還結識了這些人當中的許多人。他發現這些人的成功故事中都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強烈的進取心。這些人即使屢遭失敗但仍舊十分努力,絕不言放棄。

比爾?蓋茨對年輕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永不知足”。這也是這位全球前首富對自己的寫照。他之所以會取得如比大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永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不斷進取,進取,再進取。

魯迅先生也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成功從來沒有止境,一個人要進入更高的成功境界,創造更大的作為,就必須擁有一顆“不知足”的心。永不知足,才能進取無止境;進取無止境是一切成功者的特質。

被譽為“中國的阿信”的何永智也就個永不知足的人,她永遠處於不懈的追求和進取之中。她靠三口鍋開火鍋店起家,後來“雪球”越滾越大,成為中國的“火鍋皇後”。

何永智原來在一個兒童鞋廠任設計師,丈夫是電工,靠領工資度日,日子過得挺緊巴。何永智很不滿現狀。於是,下班後就去做些小買賣,以改變窘迫的處境。

1982年,何永智把房子賣了做生意。房子是600元買的,賣了3000元。何永智用賣房的3000元,買了重慶八一路一間臨街房,賣服裝和皮鞋。有自己的店鋪後,生意規模迅速擴大。

後來,八一路改成了火鍋特色一條街,何永智也跟著開了“小天鵝火鍋店”,隻能擺下三張桌,設三口鍋。第一個月沒有經驗,虧損。第二個月何永智把心思用在兩個方麵:一,口味;二,服務。從此,生意一天天好起來。

有一天,賺了70元,相當於何永智一個月的工資。她一宿沒有睡著,盼望著能賺一萬元,也當個“萬元戶”。20世紀80年代初,“萬元戶”就已經不得了了!

生意一天一天變好,何永智辭了工作,專心經營,在口味、服務、誠信上做文章,生意逐漸火起來。

六年後,她成了這條街上的“火鍋皇後”,經營麵積擴大到100多平方米。她早已腰纏百萬,但她不會停息,她有更大的夢想!

1990年,她在成都租下2000平方米的房屋,開設了第一家分店。按照她在八一路取得的經驗經營,生意十分紅火。她又擴大規模,在成都附近的綿陽、雙流、溫江等地陸續開了五六家分店,生意好得令人眼紅。

1994年6月8日,天津加盟連鎖店正式開業,一炮走紅,8個月就收回了投資。

何永智體會到連鎖店的好處,她繼續以平均每月一家的速度開辦加盟連鎖店,向全國各大城市推進。很快,上海、北京、南寧、廣州、西安、沈陽、哈爾濱等地都開起了加盟店。1995年,還開到了美國西雅圖等地,成為國際型企業。何永智一舉跨入了億萬富豪的行列。

目前何永智已是集團總裁,曾當選為第八屆全國婦聯代表,她所開辦的企業也躋身“中國私營企業500強”行列,成為“中國最具前景的50家特許經營企業”。

如果何永智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僅滿足於在四川境內的經營,怎麼會成為財源直通大洋彼岸的億萬富姐呢?

強烈的進取心從不允許我們停下來歇口氣,它總是激勵我們為躍上更高的台階而拚搏。你目前所到達的高度也許足以令人羨慕,但是,你卻發現今日所處的位置和昨日的位置一樣,無法讓你完全滿足,因為更高更大的目標正在召喚著你。對於進取不息的人而言,“得隴”焉能不“望蜀”?

思路決定出路,思想是個“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而進取心更是“魔術大師”,它可以把你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暢銷書《如何反敗為勝》的作者哈羅德?雪曼列出八種進取精神:

隻要我堅信自己正確,我決不放棄我深信;隻要我堅持到底,一切都會迎刃而解;隻要在逆境中我會充滿勇氣,決不氣餒;我不允許任何人用恫嚇或威脅,使我放棄目標;我會竭盡全力克服生理障礙與挫折;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知道了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敗和逆境搏鬥之後,我會獲得新的信心與決心;無論我麵臨什麼樣的障礙,我決不向失望與絕望低頭。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知足常樂”。的確,做人不能太貪婪,但這並不是叫我們在事業上也“知足常樂”。因為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事業知足常樂,他就失去了進取精神,沒有了積極向上精神的支撐,人就變得萎靡,也就失去了活力。隻有永不知足,才能激發出一個人的進取心和旺盛精力,展現蓬勃的朝氣。

越挫越勇,鍥而不舍

人生如行舟,順流、順風時很多人意氣風發,頗能夠銳意進取。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福禍。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會永遠順水順風,吉星高照。恰恰相反,自古英雄多磨難,大成功、大作為一般都是在逆境和坎坷中創造的。

逆流、逆風、逆境是考驗一個人的進取心和朝氣的試金石。逆流中不動搖,才是真正的進取;逆境中不退縮,不氣餒,才是真正的有朝氣,才會令人折服。

美國黑人出版家約翰遜憑借其創辦的《黑人文摘》雜誌,結束了黑人在企業界默默無聞的曆史,進入《財富》排行榜,成為美國最有權力、最富有的黑人商人。

1918年,約翰遜出生於阿肯色州。父親是工人,1926年在意外事件中喪生。母親後來嫁給一個磨坊工人。約翰遜在貧窮中度過少年時代。阿肯色州沒有供黑人學生就讀的高中,除了當仆役外,黑人沒有工作的機會。

經過多年節儉積蓄,1932年,約翰遜隨家人遷往芝加哥,有幸進入未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杜塞博高中學習,並擔任校報的管理人和年鑒的編輯。

在一次優秀學生的聚會中,約翰遜主動向前來致辭的美國北方著名黑人企業自由人壽保險公司的董事長佩斯自我介紹,並對他說:“我想進大學,但是沒有錢。”

佩斯雇他做了助理,後來,約翰遜升為該公司內部月刊《監護者》的編輯,通過工作實踐,約翰遜認定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就是要創辦黑人自己的雜誌。

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毫無經驗的約翰遜前往紐約找到了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魏京斯,並陳述了自己的抱負,可約翰遜得到的是當頭一盆“冷水”。

然而,這盆“冷水”並未澆滅約翰遜心中的信念,在得到佩斯為他提供的2萬人的客戶名單後,他開始創辦《黑人文摘》雜誌。並用母親的家具作擔保貸款500美元,寄出了2萬份訂單,爭取到了3000名訂戶,於是約翰遜有了6000美元的費用。

1942年11月1日,約翰遜出版了第一期《黑人文摘》,印了5000本,除了寄給訂戶外,還剩2000本。於是他動員朋友們到各個經銷店進行推銷,然後用這些錢支付朋友們的報酬,這一招果然奏效。後來,他把這個推銷法轉移到擁有大量黑人的底特律、費城、紐約等城市。

為了提高雜誌的可讀性,約翰遜不斷改進編輯方針,公開反對種族歧視。他決定組織撰寫一係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請白人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他突發靈感:如果能請羅斯福總統夫人埃莉諾來寫這樣一篇文章就最好不過了。

於是,約翰遜馬上給總統夫人寫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寄了出去。然而,很快得到羅斯福夫人的回信說,最近太忙,沒時間寫。但是約翰遜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認為,總統夫人並沒有說她不願意寫。因此,一個月後,他又給總統夫人寫了一封信,回信說還是太忙。

以後,每隔一個月,約翰遜就寫一封信,可總統夫人總是說連一分鍾空閑的時間也沒有。約翰遜始終認為:“隻要她沒有說不願意寫,就說明還有一線希望,所以如果我繼續寫信求她,總有一天她會有時間的。”

他又給她寫去了一封信,但她回信還是說太忙。但約翰遜並未就此罷手,每隔半個月,他就會準時給羅斯福夫人寫去一封信,言辭也愈加懇切。

不久,羅斯福夫人因公事來到約翰遜所在的芝加哥市,並準備在該市逗留兩日。約翰遜得此消息,喜出望外,立即給總統夫人發了一份電報,懇請她趁在芝加哥逗留的時間裏,給《黑人文摘》寫一篇文章。

羅斯福夫人收到電報後,沒有再拒絕。這次她覺得無論多忙,她再也不能說“不”了。

這個消息一傳出去,全國都知道了。直接的結果是,《黑人文摘》雜誌在一個月內,訂量由2萬份增加到了15萬份。後來約翰遜又出版了黑人係列雜誌,並開始經營書籍出版、廣播電台、婦女化妝品等事業,若幹年後終於成為聞名全球的黑人富豪。

成為富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這個世界上至今富人隻是少數。而一位生活在上世紀前半期的出身貧民窟的黑人小子,要成為富豪,更是比登天還難。但是,即使比天還大的困難和阻力,在一個執意進取、鍥而不舍的人的麵前,終將會披靡退讓。

從持續不斷地給羅斯福夫人寫信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到約翰遜的進取心是何等的強烈!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是,如果能像這位黑人一樣愈挫愈奮、鍥而不舍,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呢?

進取,進取,顧名思義,隻有“進”,才能取得你所渴望的成功。所以關鍵在“進”。常言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逆境中隻有你持續不斷地進取,才能蕩平一切困難和阻力。但如果一有困難你就“退”,那麼困難就會向你進攻,直到把你拋入失敗的深淵。

無論烏雲和迷霧有多麼濃重,但早晨的太陽會衝破一切,噴薄而出,不斷升高。誰也沒見過烏雲和迷霧將朝日壓下去的事。這難道不是天地在向我們昭示進取的道理嗎?因此,沒有早晨八九點鍾太陽一樣蓬勃向上的朝氣,就很難擁有鍥而不舍的進取心。換言之,人生要取得自己所渴望的成功碩果,就必須永遠洋溢著朝氣。

選好道路,堅持到底

隻有走自己的路,才能到達自己夢中的地方。朝氣蓬勃的人在有了目標的時候就會堅持到底。同樣在社交中,看準一個目標,筆直向前,會給人一種很給力的感覺!

1940年11月27日,布魯斯?李出生於美國的三藩市。因為父親是一名演員,他從小就有了跑龍套的機會,於是產生了想當一名好演員的夢想,可由於身體虛弱,父親便讓他拜師習武來強身。1961年,他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後來,他像所有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但在他內心深處,一刻也不曾放棄當一名演員的夢想。

一天,他與一位朋友談到夢想時,隨手在一張便箋上寫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力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就會享譽世界,到1980年,我就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及家人將會過上最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寫下這張便箋的時候,他的生活正貧困潦倒,不難想象,如果這張便箋被別人看到,會引起什麼樣的嘲笑。然而他卻把這些話深深銘刻在心底,為了實現夢想,他克服了無數次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比如,他曾因脊背神經受傷,在床上躺了4個月,但後來他卻奇跡般地站起來了。

1971年,命運女神終於向他露出了微笑,他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均刷新香港票房記錄。1972年,他主演了香港嘉禾公司與美國華納公司合作的《龍爭虎鬥》,這部電影使他成為一名國際巨星——被譽為“功夫之王”。1998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其評為“20世紀英雄偶像”之一,他是唯一入選的華人。他就是李小龍——一個“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一個迄今為止在世界上享譽最高的華人明星。

1973年7月,事業剛步入顛峰的他因病身亡。在美國加州舉行的“李小龍遺物拍賣會”上,這張便箋被一位收藏家以2.9萬美元的高價買走,同時,2000份獲準合法複印的副本也當即被搶購一空,以致拍賣會的主持人大叫:“這就是你以後有必要把想到的事情馬上寫下來的原因所在。”

寫下你的夢想吧,哪怕是在一張毫不起眼的便箋上。

對於剛走向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夢想就是成功的開端,有夢就去追才算是個現代人,才是具有蓬勃朝氣之人。成功往往是伴隨“夢想”而來,很多人一輩子平平庸庸的過日子,並不是才華不如人,而是提早放棄自己的夢想。許多父母阻止子女追求更好的生活,認為那是無法達成的夢想,所以他們要子女們滿足現狀,做一份尋常而穩定的工作,過著平凡的生活;其實很多著名企業家及成就大事業者,均是出身貧窮或是平凡的背景,他們的成功源於敢於實踐自己的夢想,敢於挑戰更高的目標。

在蘭頓讀高中一年級時的一天,體育老師帶這一班學生到操場去教他們如何擲標槍,而這一次的經驗就此改變了他後來的人生。在此之前,不管他做什麼事都是畏畏縮縮的,對自己一點自信都沒有,可是那天奇跡出現了,他奮力一擲,隻見標槍越過了其他同學的紀錄,多出了足足有30英尺。就在那一刻,蘭頓知道了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後來,在接受《生活》雜誌的采訪時,蘭頓回想道:“就在那一天,我才突然發現,原來我也有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地方,當時便請求體育老師借給我那支標槍,在那年整個夏天裏,我就在運動場上擲個不停。”蘭頓發現了使他振奮的未來,他全力以赴,結果擁有了驚人的成績。

那年暑假結束返校後,他的體格已有了很大的改變,而在隨後的一年中他特別注意加強重量訓練,使自己的體能逐步提升。在高三時參加的一次比賽中,蘭頓擲出了全美中學生最好的標槍記錄,因而也讓他贏得了南加大的體育獎學金。

後來,蘭頓因鍛煉過度而嚴重受傷,經檢查證實得永久退出田徑場,這使他因此也失去了體育獎學金。為了生計,他不得不到一家工廠去擔任卸貨工人,他的夢想似乎就此完了,永遠無法成為一位國際矚目的田徑明星。

不知道是不是幸運之神的眷戀,有一天他被好萊塢的星探發現,問他是否願意在即將拍攝的一部電影影片——《鴻運當頭》中擔任配角。這部影片是美國電影史上所拍第一部彩色西部片,蘭頓應允加入演出後從此就沒有回頭,先是當演員,然後做導演,最後成為製片人,他的人生事業就此一路展開。

一個美夢的破滅往往是另一個未來的開始,蘭頓原先有在田徑場上發展的目標,這個目標引導著他鍛煉強健的體格,後來的打擊又磨練了他的性格,不料這兩種訓練卻成了他另外一個事業所需的特長,使他有了更耀眼的人生。

走自己的路,會看到獨特的風景,激起獨特的心理感受,形成獨特的思想。這時你無須標新立異,卻已與眾不同。即使平凡,也決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