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勉強送禮,不如主動出擊(1 / 1)

既然選擇送禮,就別流露出埋怨的情緒,勉強被動不如主動出擊,這不僅能博得對方的好感,有時還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宋太祖開寶年間,神泉縣令張某,為了斂財,苦思冥想後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一天,他自己在縣衙大門上張貼告示:“某月某日,是本知縣生日,特告示縣衙之內各類人員及社會各界賢達,不得向本知縣送禮祝壽。”

有個小官吏和大家商議道:“知縣大人張貼告示,這就是明確地告訴大家他的生日,意思是讓我們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表麵上說是不得送禮,實際上是提醒,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大家都認為小官吏的確猜透了縣令大人的心思。

到了知縣生日那一天,熙熙攘攘,熱熱鬧鬧,鄉紳財主、衙役官吏都呈上了各類財禮,可其中有一個送細絹的不但慢慢騰騰,還趁縣令在那邊應酬時,對幾個看細絹的人說這是壽衣。

看到這麼多禮物送上門來,張知縣的眼睛都眯成了縫,沒有拒收任何一份,統統都笑納了,隻是說了一些感謝話。粗略一看,還真不少,這可樂壞了張縣令。可不知後來誰把送細絹的說是“壽衣”的話傳給了張縣令,沒過多久,送細絹的就遭到了報複,稀裏糊塗在監獄蹲了幾年。

縣令張榜公布自己的生日時間,表麵上不讓大家來送禮,可大家都知道他用的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招術。不過,人們明知這是張縣令挖的陷阱,還是爭著往裏跳,特別是那些鄉紳財主們,更是積極。如果因為這事不配合,縣令大人一發威,說不定哪天琢磨出什麼新花樣來,到那時候吃虧的還是自己。可憐那位送細絹的鄉紳,雖然東西送出了,僅僅因為言多有失,把自己不想送禮的心思和盤托出,就進了大牢。而那些表麵十分恭維、送禮積極踴躍者,未必心中沒有怨言,說不定私下裏罵得更狠,但在大眾場合下卻顯得十分積極。同樣是送禮,就因為心態的差異,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送禮和其他人際交往一樣,多了也難免會有窮於應酬的時候,送禮者也不免會心生怨言。當這樣的怨言實在控製不住時,最多也隻能在私下裏說一下,切不可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否則不但讓送禮失去意義,甚至還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小禮物搞定大人脈”

很多時候,既然存在送禮的必要因素,那麼與其被動勉強地送禮,就不如心安理得地主動出擊。

●普通日子送禮更暖人心

很多人非要等到特別的日子再送禮,其實送禮也沒那麼複雜,特別是對親近的人。一份即興式的簡單禮物也能意味深長,關鍵的一點是你要表現出很關心對方,希望令對方喜悅。

●送禮不可優柔寡斷

在求人辦事時,如果選擇用送禮來解決問題,就不要觀望猶豫,否則就有可能錯失良機,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等到事後出了紕漏,不得已才送禮,即便你給對方送一份厚禮,他也幫你解決了問題,但對方心裏依然會覺得你沒有誠意。

小王和小李同是某建材城經銷地板的個體戶,兩人產品進貨渠道基本雷同,私交也很好,經常一起研究促銷方法。一日,兩人在交談時來了一個地板廠家的推銷員,向他們推銷產品。

小王認為該廠地板雖然目前沒有市場占有率,但前景一定不錯,當即就決定進貨試銷;盡管小李也認為此產品有前景,但他不願冒險,當場就拒絕了推銷員。小王在訂購了該廠的地板後,還熱情地款待了推銷員,送他一些當地的土特產作為禮物。推銷員臨走時告訴小王,他就是這家地板廠的廠主,之後他以低廉的價格給小王發了貨,並加大產品的宣傳力度,產品很快就有了市場,並得到消費者的好評。

這時,小李很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就攜帶禮物直赴廠家準備做產品代理。當他向昔日的推銷員也就是廠長說明來意時,廠長就委婉地告訴他:“你如果喜歡我的產品,就隻能從小王那裏進貨了,因為他是我廠華北地區的代理商。你如果問我為什麼這麼做,我隻能這麼告訴你,在我最不如意的時候,他不但熱情招待了我,而且還送了我那麼多的東西,至今讓我感動。”

小王一定沒有想到,吃頓飯、送點土特產,竟然給他帶來如此大的利潤回報;而小李肯定也沒有意識到,他無意中的禮節疏忽竟然讓自己喪失那麼多經濟利益。話說回來,很多時候都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隻不過人們經常會被眼前的利益蒙蔽,擔心付出的沒有回報罷了。

送禮是一種付出,但是當你必須付出的時候,與其跟在別人後麵走,倒不如主動迎上前,即便最後事情沒能如願,至少也給人留下了“先入為主”的印象,也許下一次你的禮還沒到,好運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