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五代,北地戚國,皇儲之爭,謀局重重,步步慘烈。
戚國葉家權勢傾城,博王妃葉氏機謀過人,終助博王登上王位。
權謀紛爭終於落定,然而血染此情,難挽心傷,已為帝後的兩人早已彼此怨恨,越行越遠,又將如何麵對來日?
——————————————————
公元907年,梁滅唐,斷唐三百年基業,及後唐興,契丹興晉滅晉,後漢又興,後周滅漢,遂中原不過五十年,已曆五代……
夷狄盛衰興替,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西北常強,契丹最盛,為中原大患……
動蕩積難,唯民最甚。
梁太祖開平二年夏四月辛醜,熒惑犯上將。五月,客星犯帝坐,人心惶惶。六月駐北帝台軍征契丹勝,旋滅涼國,將軍安晉自立為王,國號戚年號乾肅。
戚國乾肅十三年,戚王薨,癸卯,博王中然繼位,年號太康。
帝台**,九鼎十二酒家,自是**帝王鄉,而十二樓中最動人自是停雲樓。
停雲樓,本名陶然樓,後因避天子名諱,更名停雲樓。
人都傳帝台萬卷書樓中奇書至三萬卷,而陶然樓上名畫數以百計,樓下才子,樓上佳人,歌扇花光,詩畫如夢。
三月孟春,停雲樓上滿樓竹葉裙,素手端出新釀,輕執荷葉杯,杯中新酒青翠浮竹葉,聞之即醉。
來往眾人,吟詩評畫,風雅疏狂,各自盡興。
去歲新君繼位,大赦天下,舉國皆受恩澤,而新君登基,這政事私事的風評自然便是眾人熱衷的話題。
樓上簾後十二女子竹葉裙舞,綠綺琴上一聲新曲,清音如春水消冰。
一曲之後,眾人讚聲不絕,而讚聲之後,卻聽幾人爭執之聲,隱隱中都帶了誌氣。
“皇上雖然仁厚,可是皇後葉家卻是真狠啊!”
“那倒未必,皇後家族行事,難道皇上能夠不知?什麼仁厚?太子被賜牽機,當夜其母舅家族就是一夜之間抄家斬首七十多人,其餘人等削職流放,永不敘用,這不也是皇上下的旨嗎?”
“還有你們聽說了嗎?工部尚書楊凝之不肯受辱,禁軍去抄家時,自盡在自家書房中了,一代宗師,竟這般下場!”
眾人聞言不禁都是一陣唏噓,眼看著停雲樓上竟還掛著楊凝之去歲所寫的蘭花貼,竟成絕筆。
幾杯酒後,又有人道:“不過這位皇後倒真是舉世無雙,我聽聞蘇將軍趕回帝台那日,**還在宮中作亂,而皇上那時也被劫持,就是皇後親自坐鎮宮中,蘇竟不肯隻身進城,便是皇後親自出城請回蘇將軍才穩住了大局,所以說當今皇上的皇位就是皇後給保住的。”
“我也聽說皇上更是和皇後恩愛非凡,皇後家族如今當真炙手可熱,而這停雲樓的樓主也真是膽大高人,現在還敢掛著楊凝之的字帖,也不怕得罪皇後。”
眾人爭議間,誰也不曾見到一個雲繡靈紋錦袍的年輕公子上得樓來,那人挑了個偏僻的位置坐下,聽到最後一句時,不禁輕笑,然而一雙丹鳳眉眼中卻是眸光如冷刃,而眉峰之中更是藏了劍意,執著荷葉杯,杯中新釀,這熟悉的味道。
“也不是吧,我卻聽聞皇上更寵愛綿妃,夜夜隻在畫眉宮中,而且那綿妃美貌過人,舞藝絕倫,皇後根本就不得寵。”
眾人聞言又來了話興,紛紛議論。
忽然有人冷冷說道:“我說你們也適可而止吧,皇上和皇後也是你們能妄加擅議的!”
眾人仗著酒意,說到興頭,忽然被潑冷水,一個激靈,也驚覺話有些說過,有些訥訥,但還是撐著麵子的不肯罷休,隻是語氣明顯弱了。
那錦衣公子見狀冷笑,什麼才子清骨,也不過貪生怕死,一杯竹葉飲盡,心中更冷。
又是一曲終了,眾人稱賞,新酒新詞,這般**清雅,這停雲樓真正的主人當真是人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