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第三闋 獻瑞香令(二)(1 / 2)

梳蟬道:“瑩均不必憂心,吳國工藝於諸國之中最是發達,其實戶部早已派了人到吳國學習技藝,如今便叫戶部召幾人回來,隻要有了精通製作煙花技藝的人,趕在太後壽辰之前製成,其餘用料做工的耗費,相比自吳國購置,便不足道了。”

林賢妃聞言方笑道:“還是娘娘思慮周全,臣妾慚愧。”

林賢妃離開後,梳蟬掀開榻桌之上的繡絹,繡絹之下是一封書信,今晨自黑城傳來的書信。

梳蟬輕微一歎,當今這位戶部尚書林品桐是大哥當年一手提拔,如今大哥不在,若無二哥親筆書信,林品桐此次是否便不會為她所用?

梳蟬手中絲線漸漸纏緊,她雖是皇後,但並非葉家門下之人都將她這個皇後放在眼中,更何況林品桐已是娶了梅太傅的外孫女,若無心誠——若無心誠!

梳蟬冷冷一笑,心上明知她處境如此,隻因她雖是皇後,卻是膝下無子,更不得寵。

已至八月,太後五十生辰大慶,林賢妃為太後的壽辰籌備近一月,宮人忙碌,滿宮沸沸,及至八月十七,太後生辰當日,披綺殿中設宮宴慶賀。

梳蟬於殿上獻鳳凰牡丹繡圖,太後雖不悅梳蟬,生辰之日,心緒還好,何況太後一向偏愛鳳凰牡丹之圖,便也向梳蟬笑道:“皇後有心了。”

其餘嬪妃依次獻上賀禮,睦妃卻是宴會已是開始仍遲遲未至,太後不由不悅。

中然尚不及勸,殿上眾人忽聞一陣異香飄渺而來,睦妃捧著一個錦盒緩緩步進披綺殿,拜道:“太後安康千歲,臣妾為恭賀太後壽辰,特意配製此香,因此香方配製須合天時,剛剛配製而成,臣妾故此來遲,還望太後恕罪。”

殿上眾人聞言都笑,朱修儀笑道:“到底是什麼香,竟然還要合著天時,可讓臣妾等人見識了。”

睦妃聞言一笑,向前將鑲金紅漆萬春錦盒奉上,彩和接過,呈遞與太後,那香近前更染人心脾,清渺心緒,太後不覺受用,笑道:“這是什麼香?”

睦妃笑道:“回稟太後,這是九和香,臣妾曾讀《三洞珠囊》,其中玉女的玉爐之中燃燒的便是九合香。”

太後聞言更喜,笑道:“睦妃當真有心!”

梳蟬舉杯掩唇一笑,睦妃入宮這些時日,可憐楚楚,見人便怯,似是每日隻在長春宮中弄製香料,卻已如此深知**之中眾人,戚國雖以青蘭寺為國寺,然太後卻是更喜道教,今日獻上的這九合香,何其合了太後心意。

宴會至夜,宮人燃放煙花,龍鳳輝煌,華彩漫天,比之吳國煙花,絲毫不見遜色,而睦妃更是著人獻鳳髓香混入煙花之中,綻放之時,滿宮如籠香雲,合宮歡慶,猶似盛世,隻如天境。

太後壽辰之後不久,便是賢妃壽辰,睦妃送了辟寒香,燒可驅寒,賢妃一時猶豫,終於收下,又過幾日,睦妃又求見皇後,獻上薰肌香,薰人肌骨,可祛百病。

睦妃如此會做人情,宮中朱修儀等人都是不屑取笑,睦妃卻又送了秦修容九真香,送了荑充容千步香,卻非是親手配製,而是自安國中陪嫁帶來的南郡貢品,及至送了朱修儀袖裹香,宮中眾人都已稱睦妃德寬慷慨,睦妃又著人送了張婕妤與常婕妤青水香,然送與席婕妤的卻是普通的藿香,又送了紅美人濃梅香,周才人與許才人的為龍腦香,便是楊才人也得了睦妃所送的零陵香。

至此滿宮香濃,滿覆不散。

梳蟬聽了宮人回報,不由一笑,睦妃察知人心,絲毫不差,可見心機不淺。

這日近午,宮人叩門輕道:“娘娘,皇上來了。”

梳蟬起身一拜,中然見了桌上的錦盒,道:“蟬兒在做什麼?”

“葉緘渝叫人給臣妾送了一些大古蓮山中的杜鵑花,臣妾剛挑揀完,正準備拿去晾曬,隻是杜鵑花根要到秋冬時才能得,皇上也去過大沽連山,應該認得這紅杜鵑的。”

中然笑道:“自是認得,這杜鵑花瓣微酸,當地的人都當做夏日的水果吃,可這花已枯幹了,又要做什麼?”

梳蟬道:“這花葉曬幹,之後磨成杜鵑粉,解毒止血,可治外傷。”

中然道:“又是與心誠的?”又歎道:“心誠一去年久,你若是憂心,便叫他回來也好。”

梳蟬歎道:“遼國如今蠢動,但臣妾不說為國為民的官話,隻為二哥,遠在黑城都那般惹事,回了帝台,隻怕更是生事。”

話中輕點,中然心中明轉,微歎笑道:“心誠和林將軍都是我戚國大將,國之長城,縱有宵小奸讒,蠹蟲卻不足以毀良木。”

梳蟬聞言一笑,彎身一拜,道:“臣妾謝過皇上讚言。”

宮人進來回報道午膳已布好,中然便向梳蟬玩笑道:“朕來的也巧,皇後可介意朕在這裏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