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的章節耗費了許多精神,大家給點票票鼓勵吧!)
翌日一早,蘇翔再次早早的起床,拖著周哲便來到了街上。這次要買的東西比較特殊,必須讓周哲這個老杭州來引路。在周哲的帶領下,蘇翔買了一些上好的薛濤簽紙、一大批蠟燭和油墨。找木匠定做了一個怪怪的木器,一塊木板上罩著一個木框,木框有兩層可以活動,合起來時能夠牢牢的夾住一張紙,同時還作了一個小木滾子,外麵包上了細毛刷。木器做好,又來到一家鐵匠鋪,買了一塊上好的打磨得光光滑滑的鐵板,讓鐵匠在上麵刻了橫平豎直的許多框框。
一支忙到了過午,周哲才抱著一大堆東西饑腸轆轆的和蘇翔趕回了家,胡亂吃了點飯,周哲便去了店裏。
蘇翔卻是興致勃勃,找來了兩個孩子幫手,將蠟燭放進一個鍋裏在灶上融化了,蘇翔拿起一張裁好的紙張輕輕的在鍋裏涮了一下,然後拿出。出鍋後,紙上沾滿了蠟油,蘇翔將紙晾幹,將紙上幹透的蠟,一點點的剝落幹淨,一張略微透明的蠟紙便做好了。
蘇翔將蠟紙平鋪在鐵板上,找來一根樹枝削出一個尖頭,將一枚繡花針戳進了樹枝的尖頭,隻露了短短一截針尖在外。弄好之後,蘇翔便用樹枝和針做成的筆在蠟紙上寫畫起來。
寫了一些字後,蘇翔將蠟紙在木框上固定好,在木板上鋪上一張白紙,再把木框放下,蠟紙便緊緊的壓在了白紙之上。
成敗在此一舉了,蘇翔忍住砰砰的心跳,把木頭滾子在油墨裏蘸了一下,從上到下在蠟紙上刷了一下,隨後丟開木頭滾子,掀起木頭框子,拿出下麵的白紙一瞧,裂開大嘴笑了起來:“哈哈,老子真不是蓋的,又成功了。”
幫忙的兩個孩子好奇的湊了過來,蘇翔把白紙遞給他們看,隻見蘇翔開始在蠟紙上寫的字已經清清楚楚的印在了白紙上。
隻見紙上寫著“狗不理湯包,好吃又實惠,獨家宮廷秘方配製,補腎壯陽、益精培本、補血養顏、滋陰調經、延續衰老、強身健體,全城各處狗不理專賣攤位有售,開業前三天一律半價。”這行字的下麵還有偌大的兩行字“吃了狗不理,全家都歡喜!”“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狗不理!”
蘇翔采用的是後世的美術字體,中間鏤空,因此雖然筆尖細小,但是印出來的字體卻是很大,極為醒目。
實驗成功,蘇翔興奮至極,連忙召來所有的孩子,大家一起動手,開始印刷廣告。到晚間周哲回來時,蘇翔已經印了厚厚一摞千餘張廣告傳單。
蘇翔得意洋洋的向周哲展示了自己的發明,讓周哲咋舌不已,其實他哪裏知道,這不過是蘇翔幼年時幫助老師用老式油印機印刷試卷時學來的法子。
(6、70年代出生的人或許都應該見過這種老實油印機吧。小時候在鄉下讀書,每次考試,講義都是用的這種油印試卷,老師們自己刻版,有時候也會讓一些學生幫忙印,我當時是學習委員,時常被抓差,因此印象極深。這種油印機印出來的試卷一股清香的油墨味道,至今猶難忘卻。)
周哲對蘇翔給包子所起的名字很是不解,稀奇的問道:“蘇兄,商家給自己的貨品起名字都要取一些彩頭好的名字,你取的這狗不理究竟什麼意思?”說著不禁嘬了嘬牙。
蘇翔哪裏記得狗不理包子為什麼叫狗不理?隻是這個名字的包子在他的那個時代實在是太有名了,地球人都知道,因此他不假思索的便借來用了,此刻聽蘇翔問起,便忽悠道:“周兄弟,彩頭不是名字給的是客人給的,客人多了這東西名字再難聽也是個寶貝。狗不理這個名字又上口,又好記,又特別,實在是頂級水平、國際標準,任誰聽過一次便一輩子忘不了,將來咱們的包子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還得指靠著這個名字呢。”
蘇翔舌燦蓮花、胡吹亂侃,把周哲哄得一愣一愣的,不過仔細琢磨一下蘇翔話裏的意思,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當晚,蘇翔便帶著一群孩子開始大量製作湯包。
次日杭州大街上便出現了一個奇景,十幾個半大孩子手裏提著大笆鬥,上麵蓋著厚厚的棉布,笆鬥上用紅色油墨寫著西瓜大的五個字“狗不理包子”,那孩子一邊走一邊大聲吆喝:“狗不理包子,吃了還想吃!”“吃了狗不理,全家都歡喜!”“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狗不理!”“狗不理包子新鮮開張,一律半價啊!”手裏還拿著厚厚的一疊紙張,不停的往路人的手裏塞。
蘇翔的這些促銷的手段可說是緊緊的抓住了人的心理,何況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些手段的古代菜鳥。凡天下人的心思都是一樣的,見了新鮮東西都好奇,再經過蘇翔設計的那些廣告詞的一番忽悠,便已經起了躍躍欲試的意思,待聽說包子一律半價的時候,那還有不一哄而上的?上街不到半個時辰,蘇翔帶著孩子們忙活了一晚上蒸的包子便銷售一空。
回來一算帳,雖然包子半價隻賣一文錢一個,但平均算下來一個包子的成本還不到一文,這些包子至少賺了一千多文。哇呀呀,包子的效益出乎預料的好啊,蘇翔快樂的抱著笆鬥跳起了鍋莊舞,“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狗不理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多麼好吃,多麼濃香,把翻身窮人的心兒照亮??????巴紮黑。”
快樂感染了院裏的每一個人,孩子們都學著蘇翔的樣子抱著笆鬥跳了起來,一時間“巴紮黑”聲響徹小院。
有了第一天的成功,蘇翔帶著孩子們再接再厲,又趕製了大量狗不理包子和大批傳單,上街之後又是銷售一空。如此三天下來,蘇翔已經有了五千文的進賬。
蘇翔心裏那個美啊,三天之後,優惠期滿,包子的價格可就翻了一番哪。不過為了防止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心理預期相差太大,一時接受不了狗不理包子的價格,蘇翔又變著花樣的推出了促銷的手段,像什麼買五送一買十送三,大宗購買打折銷售等等等等,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如此幾天之後,狗不理包子便已經供不應求,各處茶樓酒肆都來定做狗不理包子,蘇翔和孩子們也不用上街銷售,在家裏蒸包子都忙不過來。
狗不理包子一炮打響,讓商人出身的周哲父子很是佩服,特別是那些新穎別致的促銷手段,真是聞所未聞,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此刻二人對蘇翔做生意的本事已經是深信不疑,用周盛的話說,蘇翔天生便是做生意的料。看蘇翔忙的不可開交,周哲便辭了原來的差事回家幫忙。
眼看生意越做越大,蘇翔已經感到人手不夠了,孩子們還要讀書習武,總不成讓他們從此便靠著包子營生,便是自己也不能真的做一輩子包子啊,雖說效益不錯,但是距離自己夢想的那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富翁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因此蘇翔決定擴大生產。
派周哲去租了個院子,招募了幾十名工人,蘇翔把“狗不理包子專賣店”的牌子掛了出來。在鋪子裏指點了幾天之後,工人們已經可以熟練的操作了,鋪子交給周哲,蘇翔便隻負責調餡,蘇翔一下子輕鬆了不少。
有了時間,有了錢,蘇翔便開始著手給範立延醫買藥,誰知範立卻攔住了他。
蘇翔不解的道:“師父你的傷已經耽誤很久了,原先是沒錢看病,可是現在咱有錢了呀,杭州的大夫看不好,咱們上京城請禦醫去,不肯來,咱們用錢砸死他。”這可不是吹的,蘇翔如今手裏的銅錢可是不少,集中起來砸死個把人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