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清涼詩會(1 / 2)

他的言下之意蘇翔聽明白了,解縉更哪有不明白的?蘇翔看看解縉,果然見他的臉色深沉起來,知道他心裏掙紮,便勸道:“解兄,這位梁兄所言極是,再說這也是一次盛會啊,就此會會京中文學之士,大家談詩論文也是一番樂趣,不勝似困坐這客棧無事可做?”

那姓梁的見有人幫腔,連忙打蛇隨棍上,說道:“正是、正是。這清涼山乃是金陵最為著名的風景,解兄不去看看太也可惜,說不定去了之後見了那萬般美景,就有傳世之佳作問世了呢!”

解縉此時已經決定去了,可是蘇翔也在一旁,這個梁槐隻邀請了他卻不提蘇翔,解縉怕蘇翔臉上不好看,便對梁槐說道:“梁兄,這你可看走眼了,若是說起詩詞,全天下怕是沒人能望這位蘇兄的項背了。”

梁槐素知解縉的為人,眼高過頂,從不輕易許人,此刻見解縉如此推崇身邊這人,很是吃驚,放眼打量蘇翔,卻見他除了個子高些,膚色黑些,別的也不見如何出色。便探問道:“未請教,這位是?”

解縉笑道:“這位便是杭州蘇翔,你可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哎呀,在下有眼不識泰山,多有怠慢,還望蘇兄恕罪。”梁槐連連作禮,說道:“在下江西梁槐,幼時與解兄乃是同窗,此刻在漢王府裏做事。早就聽聞蘇兄的大名,心向慕之,一直緣慳一麵,沒想到今日卻了了心願。”轉臉對解縉道:“如此更好,解兄和蘇兄同去,大家見了這天下詩文最負盛名的兩位一起到場,不知會歡喜成什麼樣子。”說著對蘇翔連連作揖,一臉懇求的模樣。

解縉也道:“蘇兄,你便與我一同去吧,咱們也好搭個伴兒。”

蘇翔本來就對這些所謂的詩會毫無興趣,聽說是趙王召開的,這梁槐又是漢王的清客就更加沒了興趣。但是他與解縉雖是初次相識,卻是一見如故,見解縉誠懇的邀請,又體諒他的處境,便也就答應了。

梁槐見狀喜不自勝,自覺此次邀了這兩個人,在王爺麵前大有麵子,連忙在路上攔了三輛三輪車,各自坐上往清涼山出發。

清涼山坐落於南京城西隅,三國時孫權在此建立石頭城,作為江防要塞,故此南京又有石頭城之稱。相傳諸葛亮稱金陵形勢為“鍾阜龍蟠、石頭虎踞”,因此南京自古又有虎踞龍盤的說法。

清涼山並不很高,蘇翔一行三人很快便來到了山頂。山頂上有一塊十丈見方的空地,周遭古樹庇蔭,此時已是初秋,山風襲來令人頗有寒意。空地中間立著幾方石桌,一群人正圍著石桌或立、或坐、或箕,談笑風生。

有人眼尖,看到了梁槐領著二人上來,喊道:“梁槐,解縉兄請來了麼?誒,那位又是誰?”

梁槐答道:“解兄已經請到,在下順便請來了杭州蘇翔蘇兄。”

“杭州蘇翔?”眾人一聽都站了起來,放眼打量,猜測著哪位是解縉,哪位是蘇翔。

一時梁槐引著蘇翔、解縉來到了空地,給眾人引見了。

蘇翔知道中間那位峨冠博帶,作一副晉人打扮的年輕人就是趙王朱高燧,其餘諸人也都是非富即貴。當他的眼睛看到朱高燧身後一個人時,卻禁不住渾身打了一個哆嗦,一股異樣的情緒彌漫心頭。這個人雖然作了男裝,但是蘇翔依然一眼便認出了這個人是朱琪。

現在的朱琪神色淡漠,似乎對這一切並不感興趣,想來是朱高燧硬將他拉來的。想到朱琪當日在藏寶洞外要與自己生死與共的情形,蘇翔的心忍不住熱乎乎的,又想到她對自己一往情深,自己最後卻是不告而別,不知讓她在洞外擔心了多久,蘇翔又深感歉意。當初從藏寶洞出來後,蘇翔也曾想過傳個消息給朱琪,告訴她自己一切平安,但是兩個人身處兩個世界,卻如何傳遞消息?此時雖然見了麵,很想拉過她一訴衷腸,可是自己以蘇翔的身份出現,卻又如何跟她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