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初見漢王便翻臉(1 / 2)

聽了劉伯溫的話,蘇翔打了個激靈,不可思議的問道:“你是說朱棣故意造成現在二子相爭的局麵?”

“不錯。”劉伯溫道,“‘靖難之役’朱高煦戰功赫赫,甚至朱棣也曾流露出要立他為太子的意思,可是為什麼最後做太子的卻是朱高熾?”

蘇翔納悶道:“不是說文臣們力諫要求朱棣立嫡立長,朱棣拗不過群臣,隻得立了朱高熾麼?”

“這話你也信?”劉伯溫道,“朱棣何許人也?一代梟雄,剛愎堅毅,殺伐決斷,倘若他鐵了心的要立朱高煦為太子,誰能攔得住?”

“你是說,朱棣並不是真正的喜歡朱高煦?不對呀,據說後來朱棣還單獨召見了朱高煦,表示對太子並不滿意,自己真正喜歡的是朱高煦,此事朝廷內外都傳遍了,應該不是謠言呐。”蘇翔頗為疑惑的問道。

劉伯溫道:“不,朱棣心底裏喜歡朱高煦是真的,可惜的是朱高煦太能幹了,功勞太大,軍權太盛,忠心於他的臣子,尤其是武將們太多了。有個能幹的兒子本來是好事,可是如果老子是皇帝,這事就值得斟酌了。”

蘇翔恍然大悟:“你是說朱高煦對朱棣的帝位產生了威脅,因此朱棣登基之後,才沒有封他為太子,而改封朱高熾?”

劉伯溫道:“不錯,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劉伯溫雙目炯炯有神,“朱高熾做了太子之後,便有不少大臣緊緊的跟了上去,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朱高熾是他們的下一任主子,不提前打好關係怎麼行?可是隨著太子的權勢越來越大,朱棣又感覺到威脅了,因此他才會在朱高煦麵前流露出真正喜歡的是他,封朱高熾為太子是無奈之舉的意思,再一次點燃了朱高煦心中的那團火。朱高煦本來就對朱高熾做太子心懷不滿,有了皇帝的授意,立刻又扯起了大旗,和太子對抗起來。”

“可是這樣一來朝廷裏兩派相爭,鬥得你死我活的,並不利於朝廷的統治啊?”蘇翔不解的問道。

劉伯溫嘿嘿一笑,說道:“你心裏想著整個天下,想著朝政混亂不利於百姓,可是人家朱棣不這麼想啊,隻要他的帝位穩固,沒人能夠威脅到他,朝廷裏有兩派相互製衡,不是好事麼?”

蘇翔憤憤的一拍桌子說道:“混賬。”

劉伯溫接口道:“不錯,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是這樣的混賬。在他們的眼裏,帝位是第一位的,性命是第二位的,至於天下百姓,嘿,天知道在他們的心裏能排到第幾位!”

蘇翔笑眯眯的看著劉伯溫道:“很少見你這樣生氣啊。是不是正是因為這樣你才肯跟著我造反哪?”

二人相視大笑。

笑了一陣,劉伯溫正色說道:“你日後做了官,一定要牢記一條,那就是一定要做出對皇帝忠心耿耿的樣子,凡事隻要有利於皇帝的,就算得罪的人再多,你也要義無反顧的去做,凡事不利於皇帝的,就算能夠得到再大的利益,也萬萬不能做。要知道,在這樣的朝廷裏做官,你的命運就掌握在朱棣一人的手裏,朱棣喜歡你,誰也不敢動你。隻有這樣,你的官才會越做越大,才會越利於我們台灣的發展。”

蘇翔點頭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當天下午,梁槐又來到了同福客棧,給蘇翔送來了朱高煦的請帖,說是漢王新修了一個園子,遍邀京城名士前去賞景作詩。

蘇翔拿不定主意,劉伯溫卻道:“朱高煦請你無非三件事,一、拉攏,能將你收在門下,自然雙方心安;二、警告,告訴你他已經知道了一切,勸你明哲保身;三、加害,將你引到他的園子裏,加以殺害一了百了。”

蘇翔道:“那究竟是那一個呢?”

劉伯溫道:“你如今身份特殊,又有詩名在外,在自家的園子裏殺你,漢王不會蠢笨如此。我料朱高煦的用意在於警告和拉攏。”

蘇翔皺眉道:“警告我到不怕,可是他如果真的拉攏我,該怎麼辦?”

劉伯溫道:“他既然拉攏你,你就不妨虛與委蛇,這個漢王權勢熏天,借助他我們也可以做不少事情。”

蘇翔聽了默然不語,半晌說道:“不成,朱高煦此人急功近利、心胸狹窄、毫無信義,兼之做事不擇手段,我絕不能與此人妥協,否則他日後若讓我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我做是不做?劉兄,這件事與我做人的原則相距太遠,恕我不能從命了。”其實還有一層原因蘇翔沒有說出來,那就是蘇翔對這個漢王實在是深惡痛絕,況且按照他來的那個世界的曆史,最後是朱高熾做了皇帝,雖說曆史此時已經不可全信,而且無論誰做皇帝,都對他們的事業沒有什麼影響,但是蘇翔還是希望最後做皇帝的不是朱高煦。否則不論他們最後成功與否,老百姓所受的苦難肯定又要加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