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三回(1 / 1)

一會兒,書金扛著一根長長的青青竹竿,隨隊長急忙忙來到第二段圩腳下一條長長的河邊。然後登上一葉扁舟,隊長撐著輕巧的扁舟,書金用竹竿一篙一篙地量著河麵寬度。清澈見底的鄱湖支河流水,在書金的竿點之下,泛起無盡的圓幽幽的波紋。

上岸,書金又馬不停蹄地隨隊長趕往水杉密林處。書金扛著竿,邊走邊做記錄。

原來,黃書記早帶著幾個人在那等著。

“黃書記,人來了。”洪隊長遠遠地就打招呼。書金一到,便在密林四周走走看看。那顯得壯碩的黃書記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洪隊長,他就是書金,一支筆、一簿本、一根竿、你就是這樣叫人準備的?這能量出樹高?後天就檢查,影響興修水利,責任重大,你懂嗎?!”書記見情,來回走著,急得抓耳擾腮,隊長也十分尷尬。

正在他們犯難之時,站在密林旁一根小草丘上的書金,見丘腳下有一汪好大的清泉,就如一麵圓鏡,綽綽樹影映入其中,不覺眼睛一亮:“黃書記,洪隊長飯都沒吃飽,就帶我過來。黃書記,有辦法。”犯難的黃書記急忙轉身走到書金身旁:“小夥子,這可不是鬧西遊記,你兩手空空,能有什麼辦法,這可是要負責任的。”書金斬釘截鐵地說:“黃書記,我敢立軍令狀,如因測材搭橋延誤工期,隨場部處置。”

黃書記哪裏知道,書金對自己的足寸有精確的記憶。在量河寬時,已用足步準確地量出竹竿個長度。現在,有一汪清泉作鏡子,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可折射出兩個大小不一、完全相似三角形。然後,再根據兩個相似三角形對應比的計算,就完全可以準確快速地量出每根所需樹木的長短。

書金麵對清泉,開始一步一步往後退,直到看見所需樹木的樹梢,才止步。然後叫人拿來竹竿,先量指定的樹到泉鏡沿的長度,再量泉鏡到自己足下的長度,最後用竹竿比劃自己的身高。

書金把這些數據一一記錄下來,進行仔細計算,得出樹高。於是又叫人依樹茬地皮處刮去皮寫上長度。叮囑砍用時一定要挨地皮砍,否則長度不夠。

短短的一個下午,書金采用這個方法,量出了一大批工地上搭橋所需的樹木。

第二天清晨,東方飄著幾片緋紅的薄霞,映入這一汪清澈的泉鏡,這一汪泉水,湧動著源之不盡的五彩斑斕。水杉叢林的四周,水杉叢林的遠方,因此流光溢彩。

真恰如《鄱湖之春》有雲:

水汪處晃蕩著豔彩,

那是朝陽抬臉的醉紅。

醉紅柔碎在蘆葦叢間,

沉浮著千年的古夢。

黃書記早就帶人來到水杉叢林處,他先是抽樣,叫人按記號處砍倒幾棵,然後親自用皮卷尺核證書金用的方法測量是否精確。果然,書金量的與核證的完全相符。不由得想:樹材有限,又不能浪費。用人直接去量,樹高林密,無法攀量,再說也危險。如果一棵一棵用人力去量的話,那這麼多樹,需要多少時間啊!這小夥為這一工事節省多少時間,多少勞力,知識就是力量啊!

“洪隊長,給書金按加八天班計工資,其實遠不止這個價值。這個月抄在工資表上,我來批。大忙時節,假就不放給他了。”黃書記如釋重負地拍著隊長的肩膀,興奮地說:“今天,大家加油,如能在河上架起六座紮實穩固的橋就算完成任務了。我有權給你們每人多發一天的加班費,否則,總場檢查沒完成任務,罰到款,可要攤到你們頭上了。”

“黃書記,你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書記同誌,我們要的不是罰款,我們要的是加班費”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便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砍樹的、鋸樹的、扛樹的……圩外河那邊,駕船打樁的、搭木的、鋪板的……真有那逢山開路、逢水架橋的勢不可擋的氣勢。

人心應,萬事功,泰山敢移勝天公。

六座河橋輕巧起,興修水利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