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事情到了這一步,第三難滿月拋江、第四難尋親報冤都完成了,天降功德,劉大賢應該高興才是。可事情恰恰相反,因為就在之前,天的確降功德了,隻不過,和前麵殺死金蟬子轉世那九次相比,這一次的功德光柱比拇指還細,持續不到一秒鍾就結束。
隻留下劉大賢暗罵老天:“我挑,我挑,我挑挑挑!真摳門,兩難加起來的功德,才夠我修補一道混沌鍾上的裂痕。我就奇怪了,怎麼都是劫難,前麵九次殺生才算做一個劫難,還每次功德都比這兩難加起來要大。莫非,每一難的功德都不一樣?怪哉!”
“算啦,不想這事了,總比沒有功德好。等上一段時間,唐王就要舉辦水陸大會,到時候觀世音菩薩就會前來推銷產品,順帶引出唐王派人取經的故事。這個觀世音菩薩,乃是當年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現在據說也到了斬去善屍的準聖境界,我還是小心一點,躲遠一點!”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玄奘就在長安寺廟中安心修佛。而唐王太宗皇帝卻發生了許多故事,譬如他的臣子魏征夢中斬龍,譬如他自己魂遊地府等等,總之,折騰的唐王苦不堪言,最終不得已信了佛教。
信佛之後,唐王就打算舉辦一場水陸大會,選一個有大德行的和尚做壇主,主持大會。選出來的人正是歸了姓名的陳玄奘,並賜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的職位。帶領大小和尚一千二百多人,在貞觀十三年九月初三,開始了為期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大會。
期間,南海觀世音菩薩,領了如來佛祖的法旨,給陳玄奘送來錦闌異寶袈裟和九錫環杖,並說東土這邊的佛法是小乘佛法,修練不出個所以然,真正的大乘佛法在西天。唐王便和陳玄奘拜了把子,送來一份通關文牒和一個紫金缽盂,差遣陳玄奘代替他去西天求取真經。
臨行前陳玄奘去了寺裏,別過眾僧道:“徒弟們,我去之後,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鬆枝頭向東,我即回來;不然,斷不回矣。”
然後來到劉大賢住的地方,長跪在地上,不言不語,有千萬不舍之意。劉大賢見陳玄奘真情流露,饒是當初為了算計功德而收他為徒,此刻也真心將陳玄奘當做徒弟了。當下對陳玄奘道:“今日有南海觀世音前來點化你,你可明白了?”
陳玄奘這才起身回道:“弟子已經明白了,原來去西天求取真經,就是弟子的大道。”
“嗯,你既然明白,為師就不再多費口舌。這一路艱難險阻,路上妖魔鬼怪此起彼伏,記住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去吧,去吧!”劉大賢現學現賣,將慧遠羅漢臨死前的話,轉告了陳玄奘。
陳玄奘再三拜伏,這才起身回去。翌日,牽著一匹馬,帶兩個行者,喝下唐王遞過來的戀鄉酒,向西邊走去。這一去,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到了西天,又要何年何月才能複返。這一去,取經之路崎嶇隻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