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她敢?(1 / 2)

一股霸氣撲天蓋地而來。

隻是一股聲音就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氣勢。

我改變了主意,叫住了正往山上而去的薑無顏。

“算了,我們下去吧?”

對著薑無顏疑惑的眼神,我笑道。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我說的這幾句話,卻是來自於一個典故。相傳東晉時期,王羲之的三兒子,生性高傲,不願受人約束,行為豪放不拘。有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接連下了幾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上,景色美不勝收。王徽之推開窗戶,見到四周白雪皚皚,真是美極了,於是,興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來酒菜,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裏慢斟細酌起來。他喝喝酒,觀觀景,吟吟詩,高興得手舞足蹈。忽然,他覺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聲,那就更動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個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於是,王徽之馬上叫仆人備船揮槳,連夜前往。也不考慮自己在山陰而戴逵在剡溪,兩地有相當的距離。月光照瀉在河麵上,水波粼粼。船兒輕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銀裝。王徽之觀賞著如此秀麗的夜色,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他不停地催促著仆人,恨不能早點見到戴逵,共賞美景。船兒整整行駛了一夜,拂曉時,終於到了剡溪。可到了此時,王徽之卻突然要仆人撐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詫異地問他為什麼不上岸去見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說:“我本來是一時興起才來的。如今興致沒有了,當然應該回去,何必一定要見著戴逵呢?”

這則故事出自《世說新語》,當時看到覺得這人挺有意思的,於是,一直記得。這時就順嘴將它搬了出來。

果然,聽到我這麼說,薑無顏露出了理解的表情,不再有二話,默默地跟在我身後朝山下走去。看來,果然如同我所想,這薑無顏是念過書的,隻怕,學識比我淵博得多呢!這個,越瞧越覺得不是個簡單人物,文武全才,我佩服一個。要我自己,是想都不用想的。我怕髒、怕累、怕受苦,念武這種自找罪受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做的。

其實,我這話不過是拿出來應付薑無顏的,畢竟,拜托了別人做一件事,不給個理由就取消,難免會讓人心裏不適。這薑無顏為人好像還不錯的樣子,看起來也不像是花架子,雖然以後見不著麵的可能性比較高,不過,也不排除有用到此人的時候。更何況父親的安危還有賴於此人,博得他的好感沒什麼壞處。所以,我當然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這般風雅的典故用在這裏再恰當不過了。

但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覺得上麵的那人好像不好惹,說不定還是什麼大人物。

雖然隻聽到吟詩聲就作此判斷未免有些武斷。

但是,我的直覺向來很準,曾經幫助過許多次不喜歡動腦筋的我。這一次,我也不打算去懷疑它。若是惹上麻煩人物的話,恐怕會得不償失。我向來討厭麻煩,隻是一片風景而已,看自然是好,不看的話,也未嚐不可。若是惹上了大麻煩,就不值得了。於是,這才果斷地叫住了薑無顏。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