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順境時離不開正麵思考(2 / 2)

貪婪是一顆糖衣炮彈,往往會使人放鬆警惕,它是使野心家失敗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凡順境下的成功者,他們往往更具有積極的心態,不因勝利而衝昏頭腦,繼續前進。

休謨曾說,順境使我們的精力閑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能喚醒這種力量並加以運用。正麵思考可以讓我們在順境中保持更清醒的大腦,對自己的現狀有一個理智的評價,而不是被眼前的勝利蒙蔽了雙眼。正所謂“勝不驕”、“居安思危”,在順境中,我們需要抵禦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這時正麵思考就演化為積極進取的動力。

古人雲:“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如果你不積極進取,可能就會被淘汰。成功隻是暫時的,一次成功不可能一勞永逸。因“相對論”而名滿全球的愛因斯坦,在年過70之後,仍將自己的全部身心傾注於他所熱愛的科學研究工作中。

1949年12月26日,美國科學協會年會在紐約舉行,愛因斯坦在會上發表了他當時最新完成的科學理論——統一力場理論。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還能活多久,不過,我想善加利用自己剩餘的每分每秒,致力於研究自己所認為的最根本的問題。”這是愛因斯坦生前經常說的一句話。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指出:“將來的曆史學家會得出結論說,20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翻天覆地的重大改變。在21世紀裏,人類必定擁有無數更多的選擇,他們需要積極地管理自己,創造自己。”愛因斯坦身處20世紀,但他卻為我們21世紀的人作出了表率。

自然界自古以來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個物種何嚐不是這樣呢?比如羚羊和獅子。羚羊為了不被凶猛的獅子吃掉,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它就得想,自己一定要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不然就可能被獅子吃掉。而獅子要生存下去,它也得想,自己一定要比跑得最慢的羚羊快,不然就會餓死。

於是,每天清晨,太陽升起的時候,獅子和羚羊幾乎同時一躍而起,麵向太陽,朝前奔去……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獅子是大可不必這樣的,因為它即使抓不到膘肥體壯的羚羊,也可以拿一隻瘦弱的羚羊來填飽肚子。但是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持續很久的。一旦所有瘦弱的羚羊全部死掉,獅子以原來的速度是不可能抓到其他羚羊的,所以最保險的辦法就是自己也要不斷進取,比對手更強大。

如果你是老板,你也不會辭掉積極進取的員工。如果現在你不是老板,那麼你就應該做一個積極進取的員工,應該在工作中永遠積極進取,因為你需要工作,因為你在等待收獲。

逆境之後,終將雨過天晴。同樣,人生中的順境,也不會時時刻刻永遠留駐於我們的生活與生命中。

所以,無論眼下自己身處順境也好,逆境也罷,唯有時刻持續前行,才是令自己在人生路上總是走得愉快、走得順暢的絕妙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