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性格即是好命運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除了要進行智力投資,千萬別忘了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因為,孩子的性格如何直接決定了其一生的命運。那麼,現代兒童到底需要怎樣的性格,又該如何培養呢?猶太家庭的性格培養秘方,相信能給你帶來啟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誌猶太家庭培養孩子獨立意誌的做法有些殘酷,但絕對理智。它正是猶太民族長期流而不散的一個重要原因。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們獨立意誌形成的基礎,它使猶太小孩從小便有獨立生活的意識。
他們相信,隻有自己才能養活自己,靠別人來生活絕對是天真的幻想。因此,他們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頑強地生存下去。他們憑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強烈的生存意識,他們當然能找到賺錢的好辦法去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而商業經營者作為獨立掌握自己命運的分子,首先應具備的便是這種理智的獨立意識與生存意識。這種意識還構成了猶太商人自我保護的“防護膜”,使他們從不陷入別人的商業陷阱。具有獨立意識,隻是你掌握自己命運的第一步,你還必須具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可以說,自立當自強,自強促自立,兩者相輔相成。
傑出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具有必勝的信念,均能自強不息。生活中總有許多人抱怨自己沒本事,從而消極平庸,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質,正如拿破侖所言:“世上沒有廢物,隻是放錯了地方。”
隻要選準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堅持下去,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就一定能成功。自強不息是猶太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他們從不退縮,迫害和殺戮也封鎖不了他們前進的路。從羅馬帝國時起,猶太人便被迫離開故土,流散天涯。
在漫長的流亡漂泊歲月中,猶太民族的特性、宗教、語言、文化、文學、傳統、曆法、習俗和智慧沒有因這兩千多年的悲慘民族史而分崩離析,他們至今仍保持著自己民族的特色和凝聚力。千百年來,猶太民族人才輩出,精英遍布世界。處境惡劣與成果卓著形成的強烈反差,是這個民族的旺盛生命意識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的反映。教育孩子首先要培養孩子自信的優良品格,一個自信的孩子首先必須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尊重。有自尊才能有自信。
因此,對父母來說,要孩子自信,父母就要尊重你們的孩子,讓孩子處處感到父母的愛和因為他帶給父母的自豪。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發掘自己家族或親戚方麵取得傑出成績的當代人或曆史人物,經常用來鼓勵孩子,以此增加孩子的自豪感。發掘孩子的優點,抄寫在一張大紙大,貼在家人和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例如同情心、正義感、歌唱、表演、繪畫等才能。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顯得退縮、信心不足或畏懼時,可以引導孩子回憶過去的光榮史。當著自己孩子的麵,父母要公開、大聲地讚揚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從小知道,父母以他為榮。對孩子沒有過高要求,讚美孩子取得的最微小進步。父母要用積極的言語評價孩子的一切行為。
讓孩子做他自己會做的事情。教孩子認識自己的缺點,認識到自己的力量。下麵提供一則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的遊戲。道具:兩張卡片,可以用孩子喜歡的卡通紙片,一張標“ ”,另一張標“——”。這個遊戲需要三人一組,並排坐在一張長凳或分別坐在三張並列的椅子上。遊戲開始時,讓孩子坐在中間,母親持“——”卡片坐在一邊,父親持“ ”號卡片坐在另一邊。孩子說出自己正麵臨的問題,然後持“——”者說些悲觀的或消極的意見,由持“ ”者進反駁。請記住,反駁可以不是積極的,但必須是符合實際的,或“可證實的”。不要使用“隻要用心,你什麼都能做到”之類的空洞而不實際的話,因為有些事我們是做不到的。也不要用“努力奮鬥吧!”這一類演講語言。坐在中間的人對問題的答案充當裁判,圈出符合實際的積極答案。每一輪五分鍾,然後持片者互換角色,坐在中間的人再提出問題,新一輪開始。這個遊戲以二至四輪為宜,不宜過短或過長。
增強孩子的團隊意識
孩子參加的第一個團體活動最好是家庭活動。盡管家庭與孩子的同伴團體不一樣,但也可以為孩子培養團體精神,而且還不必擔心被拒絕。
家庭會議可以當做一個團體,它能讓孩子有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全家準備出去旅行時,孩子就可以發表意見,父母要加以考慮。當討論某一個星期日下午采取什麼行動時,讓孩子擔任主持人,集中其他人的意見,主持投票,宣布結果。
因此,定期舉行家庭會議非常重要,最好每周一次,以便孩子可以獲得團體意識。孩子七八歲後,應該鼓勵他們盡可能參加各種類型的團體。父母也許希望孩子參加較大的團體,但研究表明,孩子們更容易與範圍較小的團體融為一體,如以某項技能、興趣愛好、社會服務等為基礎的特定團體等。這些有主題的團體成員在個性、興趣和社會技能等方麵更有可能處於同一水平,因而更容易相處。這些特定團體包括:運動隊、樂團、計算機、圍棋、喜劇俱樂部、舞蹈班等,以性格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班、人文科學班等,附屬於成人組織的團體等。向讀者介紹兩種培養孩子合作的遊戲。第一種遊戲需要一個小盒子和10個乒乓球或彈子球。球要同規格,其中一個球與其他球的顏色不同,可以用彩筆做記號,被指定為“基準球”。以盒子為目標並在距其1.5米處畫一條線,從這裏為基準,第一個參入者首先彈出“基準球”,盡可能接近目標,其他人輪流彈其他球,漸漸把“基準球”撞到盒子邊。一輪不行就進行第二輪,直到“基準球”撞到盒子邊緣為止。
第二種遊戲是由傑姆迪科夫發明的,他是世界合作遊戲的先驅。這個遊戲由兩個人參加,需要8支鉛筆,1個杯子,2根草繩,1小卷紙。把8隻筆排在一起的兩個四方形,杯子放在正方形中央,每人拿一根草棍,互相合作把紙卷順鉛筆沿正方形繞兩周。由於氣流是單向的,因而這一工作難度極大,需要另一人的幫助。繞了兩圈後,參加者必須把紙彈進杯子。要增加一點趣味性,可以規定遊戲在兩分鍾完成,也可以增加幾支鉛筆,使圖形更複雜。一旦孩子了解合作遊戲的原則(合作好則皆大歡喜,不合作則會失敗),那麼就不會玩不成。由於遊戲是很有趣的,而且對每個參加者都是有益的,孩子往往玩過以後會一次又一次要求再玩。如何培養孩子誠信為本給予你的孩子任何承諾必須遵守,否則就會變成教導孩子撤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