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話曹操(3-11):“殼裏老”曹阿瞞(1 / 3)

大話曹操(3):“殼裏老”①曹阿瞞(一)

①殼裏老:民間的一種詼諧說法,指小雞還未出殼就已經很老練,擱人身上來說就是“少年老成”或“老小孩”的意思。

曹操,字孟德,人如其字,可以說從小就“猛的”出格,以至於在他小的時候,鄉親們(從老到少)都不願意叫他曹操,而是喜歡叫他的綽號“阿瞞”。

說到阿瞞的由來,還真具有趣味性。

曹操的名字本身有個操字,就是罵人“欠操”的髒字,以zuo愛動作為名字,稱得上古今第一人了。

實際上,曹操一點都不喜歡這個有著低級趣味的名字,但從小就這麼叫,改又改不掉,單單為這個名字,曹操就煩呐,簡直要煩死了,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要被周圍的鄰居和朋友恥笑和侮辱。

人們似乎很喜歡耍曹操,想方設法套出他的真實名字,方法如下。

一、有人會問一半,你爸貴姓?曹操一時沒防備,回答,姓曹。那人就會說,你爸不是姓夏侯嗎?曹操暈倒。

二、有人會倒過來問,你爸貴姓?曹操吸取教訓後回答,姓夏侯。那人就會說,你爸不是姓曹嗎?曹操再次暈倒。

三、有人會問完整,你爸貴姓?曹操這次有備而來,反問,你不是知道嗎?那人暫時把第一個問題跳過,繼續問,你叫什麼名字?曹操回答,操。那人就會說,真是瞎扯蛋,好下流的一個名字,算你鳥!曹操不得不暈倒。

四、有人會直接問,你姓曹我知道,你什麼名字啊?曹操總結了所有的經驗教訓後回答,曹衝。問的人暈倒。

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曹操受不了大家夥的折磨,冥思苦想瞎編了許多積極向上、意義非凡的名字,如曹衝、曹植、曹丕、曹昂等一籮筐,一來應付那些“無厘頭”的人糾纏不清,二來為以後自己的兒子取名字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三來顯示自個不是文盲很有才。

隨著這一招的逐漸失靈,曹操又通過惡搞來隱瞞自己的真實名字,比方說,別人問他叫什麼名字,他就回答是“佳村”的;而別人問他是哪裏的,他就回答叫“曹爍陽”。

注:以上兩處名稱純屬草民杜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後證實,“佳村”為磐安縣的一處地名,據傳是“舞龍的發源地”,不隻是個傳說,還不止一個傳說。

曹操的招數屢試不爽,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練啊練,練就了一身隱瞞欺騙的本領,在當地是出了名的狡猾,要是有人提到他,都會說“那個誰誰誰,就是那個隱瞞名字、淨說瞎話的阿瞞”。

此外,曹操性格倔強,身材矮小(據傳隻有1.65米左右,有個把老兄叫“阿瞞”叫膩了,為了換換口味,就叫起“曹矮子”或“曹冬瓜”來了),長得一臉野蠻相,估計與其父母生得太草率有因果關係。

時間一久,人們幹脆叫曹操“阿瞞”了,叫起來很鳥的一個名字,夾有小流氓的味道,好像是曹操應得的,別人都配不上。

孩提時的阿瞞玩得很亂,恨不得一下在天上,一下在地上;朝廷也亂,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會倒閉;其老爸曹嵩呢?當官當得業務繁忙,一個頭兩個大,對阿瞞這個小淘氣鬼疏於管教,像阿瞞這麼野蠻又狡猾的小孩很容易學壞,確實的,還不是一般的壞,比方說,一眨眼的工夫,家裏被曹操搞得地震過一般,又一眨眼的工夫,別人家的茅房被曹操硬生生的拆得七零八落……

要是哪個老鄉的小孩子變壞了,鄉親們都會首先想到是阿瞞帶壞的,平時也是一再教育自己的小孩:千萬不要和阿瞞那野小孩一起玩,要不然,長大後無法無天,大壞蛋一個,什麼殺人放火的事情都幹得出來,要是被我看到,見一回打一回,你要是皮癢了,就盡管去吧。

阿瞞就像“放山牛”一樣的自由、狂野,一時成為村內村外少年心中的“草包”偶像。

想象一下,如果當時有“猛男”或“超男”之類的選拔賽,那麼曹操進入那個年代的“五零後”四強絕對沒問題。

孩提時的阿瞞“猛的”到什麼程度?下麵草民用幾件“爆料”作引證,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

大話曹操(4):“殼裏老”曹阿瞞(二)

第1件“爆料”:曹操與蛇共舞。

蛇,生性陰毒,是危險的殺手。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除了爬蟲專家,誰都得退避三舍,對蛇這樣的家夥開句玩笑話就是:我雖然惹不起你,但是躲總躲得起吧?

且說曹操5歲之時,5歲什麼概念?應該說這個年齡段的小孩不是父母的跟屁蟲就是甩也甩不掉的牛皮糖,撒撒嬌無非就是想點吃的要點玩的,而曹操屬於另類,年僅5歲的“殼裏老”,竟然膽敢和大黑蛇PK,這誰K誰不是明擺著嗎?

但擱曹操身上,就得說且慢,用新時代的話來解釋就是:淡定。

溫馨提示一:從幼兒的身心健康這一角度思考,此項活動純屬少兒不宜。

話說一日夏日炎炎,曹操這群小鬼們瞞著父母偷偷跑到河裏洗澡,脫得光溜溜的如同泥鰍一般,一時正在“嘻嘻哈哈”打水仗鬧得歡,全然不顧邊上的局勢。

突然,有一條大黑蛇雄赳赳的昂著頭,吐著血紅的舌頭,朝小鬼們的方向遊過去,估計這大黑蛇還以為曹操一夥來搶占地盤了。大黑蛇冷眼相看,大熱的天卻讓人看得容易掉一身雞皮疙瘩。

幸好其中的一個小鬼發現了,一邊喊有大蛇,一邊一溜煙似的跑了,在場的小鬼們第一反應是嚇得麵如土色,第二反應是哭喊著狼狽的逃跑了;而曹操第一反應是臨危不懼,第二反應是:這玩意沒玩過,我得來來。

曹操從小就這毛病:蛇若犯我,我必犯蛇(說句公道話:蛇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遇到危險)。

曹操憑著“出生牛犢不怕虎”(用當今的話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勇氣,僅憑一大把水草勇敢的驅趕大黑蛇……

大黑蛇漸漸的體力透支,被眼前這個麵紅耳赤的野蠻人弄得犯迷糊了:太狠了!不能陪你玩了,再玩下去我就得傷筋斷骨了,閃,繞道走或潛水走。

此情此景,對於其他孩子來說,遇到大黑蛇是倒黴的,對於曹操來說是運氣的,給他提供了上台露臉表演的機會。曹操順勢把大黑蛇當道具,領銜主演這場“肥皂劇”,這淘氣鬼要得就是這種效果:我不當霸王誰當霸王。

此次PK活動,也應了那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如果有投資開發商要在此處立一塊石碑作為景點,那麼草民認為“曹操與蛇共舞”是比較合適的,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開動腦筋想個具有時代意義的題目。

溫馨提示二: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接下來曹操要玩偷窺了,到底要偷窺哪個老兄呢?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

大話曹操(5):“殼裏老”曹阿瞞(三)

第2件“爆料”:玩得就是偷窺。

如果把喜歡“三獵主義”(獵奇、獵豔、獵美)的曹操擱現代,那麼,不知道還會生出多少偷窺事件,類似於陳冠希“豔照門”這樣的“桃色新聞”簡直就是毛毛雨了,完全可以晾一邊曬著。

少年時代的曹操正一步一步進入青春期,對男女之事好奇得一塌糊塗,可以想象,估計曹操是自己家的“少女殺手”,一天到晚翻來覆去都是同幾張麵孔,挺沒勁,玩膩了,想看看外麵的世界有多精彩。

一時曹操想研究一下大太監張讓的私生活,如此選擇目標曹操自有道理:太監麼,與人妖沒分別,雖被皇帝修理得不能花心,但荷爾蒙之類的東西還是能生產的,這就好辦。

曹操想重點研究的三大問題如下:張太監是否有女人陪?有多少女人陪?玩弄女人的手段如何?

張讓當時是十常侍之一,太監總管,家裏當然戒備森嚴,連老鼠都不容易溜進去,

經過踩點,某夜,曹操吃了豹子膽,翻牆入內到大太監張讓的家裏去玩,說是玩,實際上是偷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你猜怎麼著?

原來,張讓正和一個長得勾魂攝魄的美女在“吊膀子”,眉來眼去的,煽情極了,看情形馬上就要開始“美女與野獸進行曲”了。

不管怎麼說,注定曹操這次偷窺收獲頗豐,前提是曹操能順利開溜。

曹操的這一做法無疑於太歲頭上拉屎,還好當時沒有數碼相機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否則,張讓將醜態百出;如果說那個時候有互聯網這樣的高級貨,那麼張讓早就被曹操與粉絲或網民互動之後灌水淹死了。

最終,張讓的“走狗”們發現了這位“小色鬼”,生怕自己的主人忘乎所以不顧一切狠狠愛,管不了那麼多了,於是都大喊“有賊”。

張讓的腦子清醒了,發現自己被曹操捉奸在床,感覺臉麵掃地,真想隨地挖個洞鑽進去。

張讓對曹操恨得牙癢癢,立馬召集數十個武藝高強的“保安”想活捉曹操扒皮,而曹操“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在庭院中用戟抵擋了一陣,翻牆而出),逃之夭夭,張讓家的所有“飯桶”都為之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