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曹操(63):鬥宦官引狼入室(一)
公元189年某日,皇帝劉宏為了看好自己的腦袋、江山和女人,設置八校尉。
沒過幾天,皇帝識貨了,取消“淡定”,下旨召回曹操。
看來這世界少了曹操這位老兄還真的不行,大有“搶手貨”的味道,不管是什麼官,曹操也算是“玉在櫝中求善價”求了個好價錢,熬出頭了,抬起頭來繼續當國家“公務員”。
一時曹操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習慣了,習慣了身份的變幻多端、大起大落,就像一塊磚頭,哪裏需要往哪裏搬,曹操一點都不難過,不心煩,皇帝讓他當典軍校尉之職,他就大大咧咧的當,如果是其它的官職,那麼曹操也不會發牢騷。
曹操就是這樣的人,有得當就當,沒得當就回家療養,從來不抱怨也不馬虎,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看來上次朝廷給曹操弄的“傷疤”已經好全了,疼痛不存在了,但對於美女就隻能另當別論了。
典軍校尉一職,說什麼也是禁衛軍首領之一,其頭銜聽起來很氣派,來頭不小,挺好,但有一點不好或者說不妙,單單這點不好就足以打6折,那就是:“掌櫃”是仇人蹇碩,曹操歸他管。
走來饒去還是逃不出蹇碩的手掌心,以後命運如何,全看曹操自個的本事與造化了。
蹇碩也想得挺美:當時讓你滾回家種田實在是個天大的錯誤,相當於放你一條生路了,後悔啊,現在好了,這幾年你別想翻身了,我總有機會讓你死得很難堪,總有一天叫你陪我侄子的葬。
又是蹇碩這老狐狸,冤家的路總是那麼窄,想寬也寬不了,要想在官場混口飯吃,曹操隻能硬著頭皮把戲演下去並盡量提高“演技”把戲演好:我要學會忍耐,有道是“小不忍而亂大謀”,盡量不讓你這老狐狸把我當木樁一樣想敲就敲。
除此之外,曹操隻能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比當農民吃飽等死是好多了,暫時忍一忍日子會好起來的,連皇帝都得敬我三分,量你這太監也不敢對我怎麼樣,有你我也不怕,沒有你更好,我照樣能吃上“凍豆腐”。
這樣一想,曹操舒心了不少,這個好同誌滿腔的熱血開始沸騰了,又有了大幹一場的想法,什麼叛亂,什麼暴動,什麼內侵,已經做好了“盡管放馬過來吧”的思想準備,擱在打小日本鬼子那年代的說法就是“向我開炮”,反正一句話:生是朝廷的人,死是朝廷的鬼。
畢竟,為朝廷“上刀山下火海”死不會白死,再怎麼樣也能當個英雄,而且全家光榮;如果是打架致命、造反殺頭、叛亂被殺等亂七八糟死,不是被人稱為流氓就是強盜,還有土匪,而且自己的子孫在東漢年間是甭想抬起頭做人了。
接下來曹操會碰上點麻煩事,到底如何?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
大話曹操(*):鬥宦官引狼入室(二)
各種想法都很好,天下亂是亂了點,確有很多機會生出來,從另一方麵說,也是一種好,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亂世出英雄。
但還沒來得及為國效力,還沒來得及與“造反派”好好幹上一場當英雄,曹操卻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旋渦中,身為宦官的後代,頭又抬不起來了,連話也說不響,心裏很矛盾,很痛苦,如打胎般的難受,又怎麼了?
原來,蹇碩在搞鬼,故意用新編的軍團來對付國舅何進,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其陣營有張讓和段珪等大太監,關係一般般,說好不是很好,說差也不是很差,一眼看去,弱弱的,沒一個是打仗的料,實實在在的一點,還是剛開篇的那句話:宦官專權。
而何胖子一邊呢?雖然何胖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直說了就是有些幼稚,但來幫他忙的老兄倒有“一卡車”,甚至更多。
何胖子老早就想把蹇碩幹掉了,眼看蹇碩挑起了事端,情緒有10層樓那麼高:姓蹇的,是你自個上門找死的,就別怪老子不客氣了,現在大家撕破了臉,正好,誰也不用顧及誰了,老子成全你!最好是省力一點,你自個拿條被子捂捂死算了,省得髒了我們的手。
何胖子的陣營中有中軍校尉袁紹、左校尉趙融、右校尉淳於瓊等猛將,關係沒得說,是何胖子家裏的常客,光聽聽這些老兄的名字,就知道是打架出身的男人。
曹操怎麼辦?還真不好辦。
一時曹操麵臨重大的人生選擇,不得不三思而後行:自己是宦官的後代,而且自己的“頂頭上司”也是宦官,老天爺也太捉弄人了,你說站在宦官一邊吧,與蹇碩這種人不是人、妖不是妖的東西站在一起就想吐,還落得個不義的下場;站在何進一邊吧,雖義,卻成了反祖宗的孽種,不孝。
曹操想來想去,生存和理想都重要,但無生存哪來的理想?管他娘的,保險起見,哪裏人多就往哪裏站,為了不讓別人覺得他有二心,就一頭紮進了何胖子一堆人當中,孽種就孽種,但絕不當孬種,不知老天爺會站在哪一邊?
幸好老天爺顯靈了,曹操的兩位兄弟曹仁和曹洪來了,對曹操相當敬重,甘當曹操的“左右手”,都是三國響當當的猛將兄,如果曹操把其中的一個老婆帶在身邊,那麼剛好可以組成一個“四人幫”的陣容,一般的人(指功夫差一點的老兄)欺負不去。
接下來會發生一件轟動全國的重大新聞事件,究竟是何事?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
大話曹操(65):鬥宦官引狼入室(三)
公元189年4月某日,靈帝劉宏突然兩眼翻白、口吐白沬,暴亡(據史料記載),身邊的工作人員根本來不及叫太醫搶救,劉宏這“萬歲爺”就死在了嘉德殿的辦公室中。
“靈帝暴亡”事件猶如晴天一霹靂,轟動朝野,傻子也看得出來,肯定是有人動了手腳。
一時反宦官的人才集團超級寵大,如洪水猛獸,讓宦官集團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自由空間越來越小,整個朝廷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董太後被搞得整夜失眠,原因在於自己恩養的非親生兒子劉協(王美人的親生兒子)並非太子,而何太後的親生兒子卻是個名正言順的太子,這是件很媽媽的事情。
很頭痛,不是服幾片什麼止痛藥能解決的,於是董太後秘密叫來蹇碩、張讓、段珪等人開會商議。
董太後表示:哀家想把太子劉辯廢除,改立劉協為太子,你們意下如何?
張讓和段珪等人與何太後較親近,又都不想得罪兩位姑奶奶,無非想“兩麵光”,就隨口搬出死去的皇帝老子來鎮定場子,表示:這樣做不太妥當吧?一是不能破了先皇的規矩,二是恐怕眾大臣不服。
蹇碩表示:有什麼不可以的?聽董太後的沒錯,做事情就應該放開手腳做,縮頭縮腦的哪一點做得好?
張讓和段珪一時羞愧難當,這縮頭縮腦的玩意除了縮頭烏龜還能是什麼?於是很知趣,幹脆不說話了,誰也不願意表明立場,是支持呢?還是中立呢?還是反對呢?任憑其他人“嘰哩哇啦”展現口才。
看似同一夥人,實質上政治關係極其錯綜複雜,如一盤散沙,既然談不攏,那麼隻能散會了。
在宦官集團當中,蹇碩對董太後是絕對的忠心耿耿,董太後完全可以放心使用,絕不會出現“過敏現象”,要不是年紀差不多,蹇碩認董太後做幹媽也一百個願意。
於是在開會的當晚,蹇碩撇開張讓一夥人,暗中單獨和董太後商量:“要立皇子劉協為太子,必須先除掉何進這屠夫,這樣咱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不知太後有何打算?”
董太後對蹇碩很信任,想了想,又點點頭,說:“很有道理,具體你去辦吧。”
具體如何辦?蹇碩如此這般的安排禁衛軍準備刺殺何進,準備送他到墳裏頭去唱喪歌,不知道能不能辦妥當?
何進聽到了風聲,挺緊,感覺到了不祥,當然不願意被豬一樣的宰掉過年,弄不好還無一墳之地。
既然不想死,那麼何進有何花招呢?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
66鬥宦官引狼入室(四)
人家都這麼重視,知道開會,還搞什麼分組討論,關係到腦袋的事情總該重視一點,否則,腦袋掉了,就是擱現今高科技時代,也沒辦法安全裝回去丫。
於是,何進把曹操、袁紹及其他一些有關緊要的老兄請到自己家中,意思是大夥湊一起秘密的開個小會。
何進的意思:我們得盡快幹掉蹇碩,花血本,不惜一切代價。
袁紹的意思:趁這個機會幹掉勢單力薄的蹇碩,再把所有宦官一網打盡。
何進點點頭表示讚許,袁紹心裏甜滋滋的。
曹操暗想:不行!畢竟自個也是宦官的後代,照袁老兄說的,自個和家人還能活得了?說什麼也得給曹家留一條能活命的後路。
於是,當著諸位老兄的麵,曹操發表了一通自救的政治理論,生怕講不清楚,講得比較長,長得有些離譜,聽話的人一定要有十分的耐心才能聽完:“宦官的勢力,在東漢的朝廷中分布很廣泛,可以說分布在每個角落,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徹底解決。我認為把所有宦官除掉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你們想想看,如果我們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那麼此事就很有可能引火燒身;另一個方麵,我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一件事情是,完成新皇帝就任大典;還有一點我認為很重要,我們得想盡辦法說服張讓和段珪等人,勸他們保持中立態度,隻有這樣,才能造成宦官集團的分裂,這樣子我們便可以孤立蹇碩,再用國家法律製度解除宦官手中的權柄,如此做比較妥當……”
何進的頭本來就比較大,一聽到曹操竟然給自己上起了政治理論課,感覺自己的頭更加大了,不依了,馬上就不喜歡曹****,打斷曹操的話喝斥道:“曹孟德!你的私心實在太重了,都這麼大的人了,還這麼不懂事。”
曹操被何進搶白了幾句,差點木瓜似的直在那裏,被何進搞得“一脈不合,周身不適”。
而其他的老兄呢?都挺支持何進,否則,今天別想直著走出門口。
於是何進就自作主張的開始行動,暗中把能叫得動的大臣都叫來,在靈帝劉宏的棺材麵前,對著一死皇帝扶太子劉辨為皇帝,估計此例能列入“天方夜譚”了,不知道躺在棺材中的靈帝能否含笑九泉?
一得到這個驚天消息,蹇碩嚇得坐立不安,如坐針氈,形勢大大的不利啊:看樣子蹇家要連根起了。
蹇碩會馬上被幹掉嗎?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
67鬥宦官引狼入室(五)
新任皇帝劉辯的上台是全國重點事件,就何進來說,算是開了個好頭,但僅僅是個開頭,還有許多後續工作要做。
針對第二件大事,何進一點都不含糊,就是不吃白飯、不陪老婆睡覺都沒關係,緊要的是馬上安排袁紹去幹掉蹇碩,看其模樣,好像靈帝劉宏是蹇碩殺的一樣,何進要準備報仇了。
這樣一來,蹇碩隻能乖乖的等死了,不管伸出脖子還是縮回脖子都是一刀。
蹇碩等死的理由有四點,到底招誰惹誰了?詳細如下。
一、張讓和段珪等人保持中立,罷不得百事不用管,能永久中立到進墳墓為止,蹇碩是死是活與他們一幫人根本不“搭界”。
二、大宦官郭勝、趙忠等人見機倒戈,蹇碩一方本來人少,這樣一來更是命懸一線。
三、何進手下猛將眾多,手腳“發癢”,都罷不得蹇碩早點“入土為安”。
四、要不是因為你蹇碩這狗太監從中阻撓,劉辯我早當上了皇帝,你抓緊死了算了,省得我動筆墨浪費聖旨。
蹇碩孤立無援,想逃命,但已經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黃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