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話曹操(99):關東盟軍討伐董卓(1 / 1)

大話曹操(99):講述一個挺有趣的曹操(連載中)

關東盟軍討伐董卓(二)

公元190年正月,曹操寫了一份檄文,發出後,就算搭好了“戲台子”,來“唱戲”的角色越來越多了,各路諸候紛紛響應互動,到了約定的日期,眾路人馬的頭兒聚在一起,可謂人才濟濟:(以下排名不分職位、不按筆劃、不分年齡,有一點好處,不用分男女,清一色的大老爺們,十足的“陽盛陰無”,如果非要說“陽盛陰衰”,就找一個“婦女(妻妾)也是半邊天”的理由得了)

第一路: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路:河內太守王匡。

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路:東郡太守橋瑁。

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路:濟北相鮑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路:渤海太守袁紹。

此外,曹操任奮武將軍,所率領的是一支白手起家的私人軍隊,靠拉“讚助商”東拚西湊而成,能混到這個份上,實屬不易。

加上曹操這一路,此次討伐大軍共計十八路,看看能不能把董卓打入十八層地獄,請各位朋友拭目以待。

順便囉嗦幾句:袁遺字“伯業”,曹操稱袁遺“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耳”,說明此時的曹操很看得起袁遺,要是時代變了,環境也變了,以後的事情就講不準了,保不準誰上誰下,誰惡誰善,誰死誰活……

開戰前,袁紹私下問曹操:萬一戰事不利(指大難不死的前提條件下),曹將軍打算去哪裏安身立命?

曹操懶得回答,卻反問袁紹:你呢?

袁紹傻呼呼的,當即把戰略構思老老實實的和盤托出,以顯示自己是軍事家、戰略家:到時候我以河北為家,南邊阻斷黃河,北麵抗拒燕代,兼並沙漠之眾向南爭霸天下。

曹操回答得很籠統,表麵上什麼都說了,實質上什麼都沒說:我沒有袁將軍想的那麼複雜,隻要任用天下有智謀的人才,自然無往不利。

誰優誰劣,誰智誰愚,根本不用多說,也不用多想就一目了然。

袁紹傻得可愛,有什麼講什麼,曹操卻玩深沉,比較陰險,隻是說了一通絕對正確的廢話,基本上相當於打了個哈哈。

大家夥到底能否借此機會幹掉董卓呢?請聽草民嘮叨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