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樣說其實算客氣的,正常情況下兩個穿著一般又沒有拜帖的道姑想進錢家的大門,是要被亂棒子打出來的。
燭煙聽王大姐這麼說,趕忙咽下口中的餅子,聲音清脆的解釋到:“王婆婆,我們觀中有位嬸子的侄女在錢家二少奶奶底下做丫鬟,她知道我要來永州,便托我給她侄女兒帶句話,所以我才問問錢家二少奶奶住哪兒的。”
那王婆婆一聽鬆了口氣,笑著說道:“我說嘛,順和道長跟咱們最是親近,輕易不登大戶人家的門,今日怎麼打聽起錢家來了。”
燭煙不好意思的笑笑,一雙大眼睛盯著王婆婆,目光中帶著些懇求,王婆婆就笑著說道:“錢家這些年越發做得大了,老宅早就放不下那許多人口,前些年就一起搬到柳樹胡同那邊了,二少奶奶應該也在那裏。”
燭煙了然的點點頭,又可憐兮兮的問順和道長:“道長,那錢家的門是不是難進的很,可是我們觀中做飯的嬸子待我極好,她就是托我帶個話,我既然來了永州,總也得去試試啊。”
順和麵露為難之色,旁邊一位大嬸就笑著說道:“若是想進錢府見個丫鬟,這倒是不難,我兒子在肉鋪子上做活兒,每日都要給錢府送新鮮的肉過去,到時候小道長扮作小丫鬟跟著就是了。”
王婆婆一聽就笑著拍了拍大腿:“我倒是忘了你兒子是常進錢府的,送肉都是大清早去的,那燭兒小道長就跟婆婆住一晚,明日跟著李嬸她兒子進錢府好不好?”
這王婆婆有兩個兒子三個孫子,獨獨沒有孫女兒,看見燭煙就分外愛憐,握著她的手不肯讓她離開。
燭煙見順和點了點頭,知道她跟王婆婆是多年的好友,都是信得過的,也就應了,在王家跟王婆婆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早起來,王婆婆給她翻出一件杏色繡著粉花的棉布裙子,笑著說道:“這是我當年給女兒做的,燭兒你快試試,看看合不合身。”
燭煙打量了下那裙子,老舊的樣式,布料卻是簇新的,因窮人家總喜歡把衣服做大一號,她圓滾滾的身子穿上居然是正好。
“王婆婆謝謝你,我一直在觀中長大,還沒穿過花裙子呢,每次看人家穿都羨慕的緊。”
燭煙謝過王婆婆,高高興興的穿著轉了一圈兒,棉布裙子質感不比綢裙,並沒有林宛雲裙子那種飄逸的感覺,燭煙卻依舊開心的很。
“我女兒要是活下來,孩子也應該有你這麼大了。”
王婆婆看著燭煙的樣子很是欣慰,眼中卻有淚花冒了出來。
燭煙無語,跟王婆婆聊了一陣,才知道她有個女兒,在燭煙這般年紀的時候得了天花死了,王氏攢了很久才給她做的新裙子竟是沒來得及穿一次。
燭煙安慰了她一番,與王氏的三個孫子一並吃了早飯,便跟著隔壁李大叔去了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