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當存高遠。〔中〕諸葛亮:《諸葛亮集》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中〕曹操:《步出更門行·龜雖壽》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中〕曹植:《鰥魯篇》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中〕王勃:《滕王閣序》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中〕李白:《上李邕》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中〕蘇軾:《晁錯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中〕李清照:《烏江》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中〕陸遊:《書憤》
學者須是立誌。今日所以悠悠者,隻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隻是誌不立。〔中〕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故立誌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誌之事也。〔中〕王陽明:《王文成公全書·卷八》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誌。〔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諺雲:世界無難事,隻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誌之堅者也,誌堅則不畏事之不成。〔中〕任弼時:《言誌》
立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隨著誌向走,成功隨著工作來,這是一定的規律。立誌,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誌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個成功在等待著,來慶祝你的努力結果……巴斯德:《科學家成功的奧秘》
我們以人們的目的來判斷人的活動。目的偉大,活動才可以說是偉大的。〔俄〕契訶夫:《契訶夫手記》
沒有理想等於沒有靈魂,毫無理想而又優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英〕培根:《培根論人生》
人類的生活,必須時時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擴張傳衍,流傳無窮,把那陳舊的組織、腐滯的機能一一的掃蕩摧清,別開一種新局麵。〔中〕李大釗:《新紀元》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中〕張聞天:《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政治和經濟》
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隻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中〕陶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人,隻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中〕丁玲:《文學報》
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德〕黑格爾:《美學》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法〕巴爾紮克:《論藝術家》
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的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麼偉大的事情來。〔俄〕車爾尼雪夫斯基:《論崇高與滑稽》
我相信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去找精神上的力量,這種理想主義要能夠不使我們驕傲,而又能夠使我們把我們的希望和夢想放得很高。〔法〕居裏夫人:《居裏夫人傳》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蘇〕奧斯特洛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
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德〕愛因斯坦:《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
人活著,總得有個堅定的信仰,不光是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還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中〕張誌新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孟軻:《孟子·膝文公下》
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誌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中〕周文雍:《絕筆詩》
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中〕夏明翰:《就義詩》
在理論的政治的認識上,站穩著腳步,才不至於隨時為某些現象或謠言而動搖自己的革命信仰!〔中〕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中〕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隻要無礙於進行,則愈到後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中〕魯迅:《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
地底下放出來的光明,雖然還很脆弱,然而它的來源是沒有窮盡的,它的將來是要完全改變地麵上的景象的。這種光芒和火焰從地心裏鑽出來的時候,難免要經過好幾次的嚐試,試探自己的道路,鍛煉自己的力量。〔中〕翟秋白:《餓鄉紀程》
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剛;/惟剛斯不懼,/惟剛始有為。〔中〕羅學瓚:《自勉》
革命就象火一樣,任憑大雪封山,鳥獸藏跡,隻要我們有火種,就能驅趕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中〕楊靖宇:《曆史人物集》
我們應該讚美岩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學習岩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對革命有著堅強的信念。〔中〕陶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如果把人生比之為杠杆,信念則好象是它的“支點”,具備這個恰當的支點,才可能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人。〔中〕薄一波:《寄語青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