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人生節目由自己主持(1)(1 / 3)

說對了話,人生節目就由你主持!打破被動,讓自己從被采訪升級到去采訪,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

——蔡康永

1.隻有突破、再突破,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找出蔡康永早些年的節目,發現他現在的進步是很明顯的,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每個人都是隨著時間逐漸成長的。在生活中隻有進步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而這和個人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

無論是蔡康永也好,還是其他節目的主持人,他們都是在不斷的摸索中進步的,畢竟也也不是出生就懂得主持節目。

蔡康永說:“如果,我們練習,把我們相信的事和我們說的話盡量變成一體,那我們比較可能因為說話謹慎,而成為一個謹慎的人;或者因為注意說話的品位,而成為有品位的人;或者,因為訓練自己好好傾聽,而終於變成一個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的人。”可見每一句話都有其“道”,而學會了說話,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充實。

人都是要進步的,誰也不能在時間的長河中停滯不前,所以,無論是主持人也好,還是普通的學生,在說話這件事兒上,大家都要不斷突破才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強者。

蔡康永說,一個鄉間的老農能夠說出感人肺腑的話,這是因為他與自然的巧妙融合,他在自然中,每天都在感悟著他內心的故事,所以,他能夠樸實的話說出動人的故事。無論是誰,在什麼情況下,隻要自己能夠突破一層層阻止你說好話的屏障,那麼你就一定能成為優秀的人。

阻隔人們前進的原因有:

第一沒有自信心。總覺得前麵那一道坎自己過不去,所以寧願後退也不願向前走一步試試。這類人往往從小就沒有得到過別人的認可,他們覺得自己不行,也不能前進,於是,在反複揣摩後,自己還停在原地。那些在心裏折騰一萬遍的話,到最後也說不出來。

第二不相信有進步這回事。很多人覺得,進步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自己也不喜歡這樣所謂的進步,覺得徒勞無功。所以,很多的話寧願爛在肚子裏也不願意講出自己的道理。

第三自暴自棄的人。曾經因為出說過某些傷人的話而引起別人的不滿,在生活中,這樣的人往往都極端,覺得自己說什麼都會得罪人,與其這樣倒不如自暴自棄了。所以,在別人說話越來越動聽的時候,自己還在捧著老規矩辦事,從來不向別人學習,也不怕多得罪幾個人。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輸在了不會說話上,他們覺得自己把內心的想法表露出來了,這樣他們覺得自己就舒坦了。過了沒幾天發現朋友都離自己遠去,當初說話的時候的不經意演化為別人恨自己的動力。這時候,再想補救就太遲了。

於是,在得罪人之後,自己就喪失了主動開口的信心,這情況下,還談什麼進步?

這世界上“被動”已經成為了“成功”兩個字的天敵,成功何其重要,可是偏偏有些人無法勇敢的走上前去,在等著別人先說的過程中就成了失敗者。於是,這“突破”兩個字就成了人們勇敢的動力,想讓自己變優秀,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突破。

某公司職員劉麗原本想應聘個高薪職業,可誰知由於自己的怯場造成應聘失敗,她自己也很苦惱,原本都已經想要了要說的話,可是偏偏到了招聘現場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劉麗想,要是自己能戰勝膽怯的心理就好了。

回憶起當時應聘的狀況,劉麗就覺得心裏發堵,她在辦公室門口給自己打了很久的氣然後決定進去,剛進門還很好,可是坐在位子上心髒就開始劇烈的跳動,然後手心直冒汗。

“你好!我叫劉麗,想應聘銷售工作。”劉麗怯生生的說。

人事人員看了一眼她,然後說:“你說說你對銷售這個行業的理解吧!”

劉麗心裏暗暗高興,剛進門之前已經仔細研究過這個問題了。可是,正當她要回答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原本記得的話都記不清了。

劉麗知道都是緊張惹的禍,所以她極力的想讓自己輕鬆一些,可是,回憶了半天,自己想說的話還是沒有想起來,於是,她隻能臨場發揮。

“我覺得……恩……”支支吾吾半天後,劉麗總是還是得到了各位領導一致的否定。她覺得自己很受打擊,可是,這也沒辦法,誰讓自己有緊張這個毛病呢!

劉麗最終找到了一個秘書的工作,幾乎就是接接電話,這讓劉麗覺得很無聊,現實和理想往往都相差甚遠。

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後,劉麗還是決定要換工作,畢竟這不是她自己所青睞的工作,就連薪水也不是很夠用。

於是,劉麗在家裏看了很多書,也常常會找一些陌生的朋友聊天,起初她還有些放不開,可是時間久了,她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有時候,她覺得沒有人和自己聊天心裏就會很不舒服。

一年後劉麗又出現在了那家公司的招聘會上,這一次她有十足的把握,在應聘的時候,她再也不會覺得有壓力了,當然,招聘會結束三天後,劉麗接到了這家公司的電話。她終於做上了她期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