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寒一進門,見趙新老師的屋裏坐了好幾位老師在商討什麼問題。她也搞不清哪位是趙新老師,就張口問道:“你們誰叫趙新呀?”
趙新老師聽到微寒直呼自己的名字,臉色微微一變,但還是有禮貌地對他說:“我就是,找我有什麼事嗎?”微寒大大咧咧地說:“噢,你就是趙新老師呀,我可早就聽說過你了,我是你班的學生,我的論文你給我看一下!”
趙新老師到底是有涵養的人,看到這個學生這麼沒有禮貌,隻是隨口說道:“那你就放那裏吧!”
微寒就把自己的論文往趙新老師的桌子上一扔,對趙新老師說:“你快點看看呀!我們馬上要論文答辯了,你別耽誤我的事!”
趙新老師這麼有涵養的人也忍受不了了,火氣頓時上來,他對微寒說:“這位同學請留步。請問一下是誰找誰辦事呀?你的論文拿走,我沒有時間給你看!”
一向很有涵養的趙新老師為什麼生這麼大氣呢?都是微寒不懂禮貌惹的禍,對方是一個名滿天下的教授,她卻像對待小孩子一樣直呼其名,一點兒都沒有尊敬人的意思,怎麼會讓趙新教授高興呢?
其實,找人辦事得像個找人辦事的樣子,微寒如果改變一下自己的說話方式,對趙新老師這樣說:“趙教授,我早就聽說過您的大名了,所謂名師出高徒,以前沒有機會師從於您,臨到畢業的時候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您的栽培,知道您公務繁忙,日理萬機,但是我很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指導,希望趙教授您百忙之中給弟子一個機會。”
微寒要是能夠這麼說,不要說趙新教授這樣有涵養的人了,任何一位老師都會熱心地為她評閱論文的。
可見,要是說好了話,自己能收獲的東西就是無價之寶,而不會說話的人,往往失去的也不少,趁著年輕多學學說話吧。用語言給自己找一條出路,那才是聰明人的選擇。
4.別把犀利當成強勢,那隻說明你還年輕
打架的時候人們大多可以分成種:
第一種不動型,他們通常習慣於觀戰,然後不參與進去。這類人比較聰明,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且往往是那種閱曆比較多的人能做這樣。
第二種動手型,這類人打架什麼都不說,能用手解決的問題幾乎都選擇用手解決。往往這類人遇到事情就一股火的網上衝,從不計後果。
第三種動口型,這類人遇到打架鬥毆的事總是用嘴解決,他們會用盡自己一切的語言攻勢,讓對方服軟。這類人多半是覺得自己很厲害的類型,而且往往是不敢動手。
第四種既動手又動口型,這類人一衝動就會成為散打冠軍,總是手腳並用而且嘴巴還不閑著。往往這類人的脾氣都不是很好,爆發起來何止是恐怖。
很多人說到牛,就說自己是個多強勢的人,然後一番吹捧後,給自己定位到黑道大哥的位置。很多人淺薄,總是不懂裝懂,講外行話,或者言不及義。言辭單調,詞彙貧乏,語句不通,白字常吐。如果與淺薄者相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聽他們談話,則無疑會感到不快。社會是知識的海洋,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是萬能博士或百事通。我們應當學有專攻又知識淵博,但總有不如他人之處,總有不懂某種知識之處,要謙虛謹慎,不可妄發議論。
另外還有一種人,我們稱之為粗鄙。粗鄙指言語粗野,甚至汙穢,滿口粗話、醜話、髒話,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連子孫、及其兩性,不堪入耳。言語粗鄙是最無禮貌的語言,它是對一個民族語言的汙染。
這兩種人在生活中都覺得自己很強勢,是能用語言攻擊人的那種領頭人。但事實上,這些人我們僅僅能評價他們是沒頭腦,總覺得自己是天,別人都必須聽他們的,否則那就是欠揍。
但是,這樣的人我們最常見的其實是在小學,在小學生中偶爾會有一個抗校的“大哥”,他們完全符合以上這類人。因為他們是小學生,沒有太多的知識,而且,他們還是容易被教會說髒話的群體,隻要別人說,他們就會學。而成年人要是也這樣,我們也就隻能評價他們是沒長大的孩子吧!
既然把自己的幼稚當成是強勢,那麼隻能說,喜歡用語言攻擊別人的人,隻能算是弱智兒童。因為這些人隻會製造麻煩而不會解決麻煩。
生活中打架鬥毆的事情很常見,不過說穿了,這些矛盾真的那麼值得動手動口嗎?是不是一定要雙方傷了感情才能算是真正的心裏舒坦?
有人要問了,那怎麼做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呢?
其實,矛盾的出現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以解決,其實矛盾都是依著人們自身才出現的,誰要是退一步,自然矛盾也就不存在了,而如果執意往前衝,那麼必然會讓矛盾加深。
在生活中應該以禮待人,用禮節來說話,並且不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涵養的潑婦。即便是真的很生氣,也要用科學的語言贏回自己的自信。
齊魯有一次去小商品商場買台燈,遇到了一個不講理的主。
小商品商場裏麵貨物多,滿滿的都是易碎的貨物,而齊魯在一邊挑台燈的時候,一個中年女人從她身邊經過,碰倒了一個水晶燈。
女人四下看了一眼,沒想到老板走了過來,於是,女人就想溜掉,這時候保安也來攔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