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觀念更新,財源不斷(1)(1 / 3)

在這個女性引領消費潮流的時代,理財已經成為女性保證其亮麗人生、力爭持家有道所必須擁有的技能。無論是收入較低的工薪階層,還是月薪較高的白領麗人,無論是經營小本生意的普通女性,還是商海弄潮的女老板,隻要樹立理財意識,轉變理財觀念,就可以做到開源節流,提高生活品味,享受人生樂趣!

摒棄“無財可理”的想法

在現代社會,你隻做一個美女、才女還遠遠不夠,想做一個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你還得是一個財女——高財商的女性。精明女人不僅懂得賺錢,還懂得理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人腦海中存在一種錯誤的想法,那就是:“我沒錢,怎麼理財?”

實際上,理財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100萬元有100萬元的理財方法,1萬元有1萬元的理財方式,2000元有2000元的理財方法。甚至一個月隻有幾百塊錢低收入、隻能勉強應付日常生活開銷的人,隻要他對自己的收入進行合理規劃,正確支出每一分錢,也能讓有限的收入換來幸福快樂的生活。

劉小姐,22歲,未婚,畢業於北京某名牌大學,參加工作隻有六個月,每月收入2800元左右;趙小姐,25歲,未婚,畢業於一所普通專科院校,參加工作已有三年了,每月收入1800左右。按說劉小姐每月收入2800元,比趙小姐多1000元,應該比趙小姐更具備理財的條件,但事實恰恰相反。她們兩人都是每月月末單位開支,結果同樣是半年,趙小姐存了3000元,劉小姐隻存下了不到600元。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

讓我們看看兩人的收支情況吧:

劉小姐:衣服開支500元(商場購買);吃飯開支500元(食堂、飯店);住宿700元(單位附近,樓房);交通開支300元(公交,打車);話費開支200元(手機);其他500元(旅遊、美容、日常用品)。結果每月僅剩餘100多元。

趙小姐:衣服開支200元(批發市場購買);吃飯開支400元(自己做飯);住宿350元(郊區,與朋友合租);交通開支50元(公交,自行車);話費開支100元(手機,座機);其他100元(圖書、日常用品)。結果每月剩餘600多元。

由此可見,劉小姐在衣食住行上的開銷都要高出趙小姐,除去這些基本消費,在旅行、美容、購置日常用品方麵還有一大筆支出,簡單算下來,基本消費加上娛樂消費,劉小姐的2800元月收入幾乎全部花完。而趙小姐盡管月收入較低,但一切從簡,基本消費隻有1200元,又沒有抽煙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歡看書,每月花費80元左右買書。

這樣算下來,趙小姐每月的開銷大概在1200元,半年能積攢3600元,除去一些其他開銷,趙小姐半年下來存了3000多元,之後她又把其中的3000元轉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動續存。

從上麵的事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稱“無財可理”的劉小姐,真的沒有錢可以理財嗎?那為什麼收入比他少的趙小姐卻有了不少積蓄。我們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實際上劉小姐並非無錢可理,而是完全沒有理財意識。

生活中,比劉小姐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同樣能理財。許多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女性,收入比趙小姐要高,可理財能力不一定比她好,往往不到月底就沒錢了,甚至還要借錢過日子,成了名副其實的“月光族”。

永遠不要認為自己無財可理,隻要你有經濟收入就應該嚐試開始理財。這樣才能給自己的財富大廈添磚加瓦。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就會顯現出來。如果你每月工資中有500元的資金,在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拋開利息不說或不管利息多少,二十年後僅本金就可達到12萬元,如果再加上利息,數目就更大了。

除了儲蓄,如果能充分利用更多的投資理財工具,比如投資國債、基金,或涉足股市,或與他人合夥人股等這些小額投資的方式,就會獲得更加客觀的回報。當然,要多方投資必須注意提高風險意識,要對其風險進行科學評估;千萬不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被口頭承諾的高回報率誘惑而誤入歧途,讓自己辛苦積攢的積蓄付諸東流。

精明女人理財錦囊

作為現代社會的時尚女性,摒棄“無財可理”的想法吧!即使收入較低,隻要轉變觀念,就可以過上令人羨慕的小資生活。

理財要趁早

什麼時候才是理財的最好時機?這個問題是許多女性朋友經常會問到的。實際上,理財與學習是一樣的,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越早越好。我們國家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都開展得很好,可是並沒有涉及到關於理財的啟蒙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遺漏。

有些女性朋友對“理財”不太重視,從小到大都是父母包辦一切。自己沒有掙過錢,更不懂得怎麼理財了,因此在工作多年以後都很難養成理財的習慣。直到有一天想買房子、買車子、生孩子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存款少得可憐。怎麼辦?向父母伸手?一輩子做他們的寄生蟲?每個女性都是有自尊的,當然都想擺脫寄生蟲這個稱號,這就需要我們有所實際行動,培養自己理財的意識,轉變自己的理財觀念。說起來簡單,到底從何時下手呢?理財專家告訴我們,隻要“從今天開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