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穩定
大多數女性因為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喜歡冒險,她們很多以銀行儲蓄為理財渠道。這種理財方式雖然相對穩當,但獲取的利益不大。所以為了與當下形勢保持同步,女性這時候應該要更新自己的觀念,轉變隻求穩定不看收益的傳統理財觀念,積極尋求既相對穩妥、收益又高的多樣化投資渠道,比如開放式基金、炒股、各種債券、集合理財等等,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地理財收益。
●追求廣而全的投資理財組合
許多女性在理財過程中,分散投資、避免風險是她們堅定不移的信念。於是,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買一點股票,買一點債券、外彙、黃金、保險,全部的資產平均或不平均地分配在每一種投資渠道中。認為“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處能賺錢。
廣而全的理財方式,的確有助於分散投資風險。可是一旦實際運用,預期的收益肯定降低。當然,也不是說就應該把所有的餘錢都買股票,或者把全部家當都用來作房產投資,這也是不對的。我們聽聽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建議:要把雞蛋集中放在優質的籃子中,這樣才會使有限的資金產生的收益最大化。
●不懂未雨綢繆,不按時交社保費
隨著多樣化的就業方式,越來越多的女性需要自己辦理、交納社保費,但是,在種種原因的製約下,很多女性都忽視了繳納保險費。這是很不應該的,鄭小姐的遭遇應該為女性朋友敲起警鍾:
幾年前鄭小姐辭去原來的工作來到北京,當時把所有關係都放在原來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後來因為覺得麻煩而沒有及時將關係轉到北京,結果是原來放在人才中心的賬戶已無法找回,隻好在新單位重開賬戶。這樣一算下來,包括以前賬戶上的資金及這幾年未交的錢,損失竟有好幾萬元。
因此,年輕的女性朋友一定要在工作開始時就按時繳納社會養老保險,並且不要中斷。如果你現在還沒有辦理,那就趕緊去補上。
以上這些理財誤區相信女性朋友們都經曆過吧,肯定也嚐到了一些苦果。不過不要灰心失望,現在開始學習理財還來得及,掌握正確理財方式,以前損失的那些財富一定會失而複得,甚至還會多出很多。
精明女人理財錦囊
不要盲目的去投資,找到適合自己正確的理財方式,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這樣才能做一個經濟獨立的現代女性!
量身定做1:月收入2000元單身女性理財方案
張小姐今年25歲,她是一家民營企業的普通員工,月薪2000元。工作3年,她平常省吃儉用,積攢了20000元積蓄。雖然在張小姐所居住的這個城市裏,她收入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但是考慮到將來一係列問題,開支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張小姐如何理財,才能做到比較穩健、收益相對較高呢?
一般情況下,月收入的10%~20%留存下來用於理財比較合適。年輕女性月收入2000元的,每月就可以存200~400元;月收入3000元的,每月就可以存300~600元。實際上,存錢多少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要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要清楚,理財不是短期的,它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
像張小姐這種情況,目前月收入2000元,有20000元的存款,那您就要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是準備買車,或是去哪旅遊,還是要繼續深造,提高自己。其實每個人理財都是奔著自己的目標而去的,所以要理財先找準目標。我們就先假張小姐的理財目標是:計劃三年後出國留學,需要4萬元支出。
首先,每個月的10%~20%的積蓄習慣是要養成的,可存400元。如果她沒有一些保險之類的,考慮到她的個人風險承受力。建議每月投入300元購買商業保險建立風險規避賬戶。
這樣的話,第一年後,她就擁有了10000多元的積蓄。
第二年初,把手上的1萬元資金購買股票型基金,預期收益率8%,全年收益800元。到年末時可以買入貨幣市場基金,這樣來回循環,估計3年後張小姐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像張小姐這種情況的女性,理財時需要注意兩點。第一,很多女性隻想著“錢生錢”,而忘記風險的規避。理財是一個長期的財富積累,它不僅包括財富的升值,還包括風險的規避。在理財的過程中,要學會利用保險轉嫁風險。第二,在建立自己的投資賬戶時,有些女性由於手頭資金量不大,精力有限,與其親自操作,不如通過一些基金、萬能險、投連險等綜合性的理財平台,采用“委托理財”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在股票、基金、國債等大投資渠道中進行組合,還能省掉一筆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