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實實在在的賺錢絕學(2)(1 / 3)

財富箴言:不讓別人賺錢的買賣人,不是好買賣人。凡是成功的企業家,都是信奉這條格言的。中國近代火柴大王劉鴻生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你要發大財,一定要讓你的同行、你的跑街和經銷人發小財。”生意不在情義在香港巨商曾憲梓在創業之初,曾有一次背著領帶到一家外國商人的服裝店推銷。服裝店老板看他穿著樸素,又操一腔濃重的客家話,毫不客氣地讓曾憲梓馬上離開店鋪。曾憲梓碰了一鼻子灰,隻好怏怏不快地離開。曾憲梓回家後,認真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穿著筆挺的西服,又來到了那家服裝店,恭恭敬敬地對老板說:“昨天冒犯了您,很對不起,今天能不能賞光吃早茶?”服裝店老板看了看這位衣著講究、說話禮貌的年輕人,頓生好感,欣然答應。兩人邊喝茶,邊聊天,越談越投機。喝完茶後,老板問他:“領帶呢?”曾憲梓坦誠地回答:“今天是專門來登門道歉的,不談生意。”那位老板被他的真誠所打動,敵對情緒頓時煙消雲散,敬佩之心油然而生,隨即誠懇地說:“明天你把領帶拿來,我給你銷。”從此以後,這家服裝店老板和曾憲梓成了好朋友,兩人真誠合作,促進了金利來事業的發展。財富箴言:商人間向來以“生意不在情義在”為基本原則,這也是東方人文思想在商業領域的一種表現形式。

洞察先機

1931年,哈默從蘇聯回到美國。

這時,富蘭克林·羅斯福即將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哈默通過深入研究,認定一旦羅斯福掌權,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會被廢除。哈默進而想到,到那時,威士忌和啤酒的生產量將會十分驚人,市場上將需要大量的酒桶用以裝酒。酒桶並非一般木材可以製作,非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白橡木不可。哈默在蘇聯生活多年,知道那裏有白橡木出口。於是,他又去了蘇聯,憑著他的老關係,訂購了幾船白橡木板運到美國。他在紐約碼頭附近設立了一間臨時的酒桶加工廠,作為應急的儲備。

後來,他又在新澤西州建造了一個現代化的酒桶加工廠,取名哈默酒桶廠。

當哈默做這些事時,“禁酒令”尚未解除;當哈默的酒桶源源不斷地從生產線上滾出來時,禁酒令被解除了。人們對威士忌的需求急劇上升,各酒廠的生產量隨之也直線上升,但成問題的是需要大批酒桶。此時,哈默早已給酒廠準備好了大量酒桶。生產酒的廠家有許多,而大規模生產酒桶的工廠卻“隻此一家,別無分店”,所以哈默製造酒桶獲得的利潤,大大超過了酒廠。財富箴言:做生意要有洞察先機、先發製人的能力。哈默的成功,就在於能成功地預測將來,作出果斷的投資決策。

聚寶盆

哈勒是個大商人,聽說埃及有很多價值連城的古董,便去埃及經商。

有一天,他牽著小毛驢去趕一個熱鬧的集市。集市上人流如潮,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哈勒背著手轉來轉去,竟沒有一件東西能看得上眼。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一隻小貓身上。

小貓的主人是一位老人,他正微笑地吆喝著賣貓。那隻漂亮的小貓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食,食物裝在一個極粗糙的舊碗裏。

哈勒停下腳步,彎腰抱起小貓撫摸,顯出漫不經心的樣子端起小碗,給小貓喂食。他見小貓正吃得樂滋滋地,便連續不斷地伸出右手撥弄小碗轉動。這下子,小貓給逗得“喵嗚,喵嗚”樂個不停,邊叫邊圍著小碗轉圈。

哈勒微笑著說:“老人家,我想買這隻可愛的小貓,要多少錢?”

老人答道:“3個金幣。”

哈勒伸出舌尖咂咂嘴:“哇,這麼貴,不過小貓太討人喜歡了,還是買下吧。”哈勒邊說邊摸出了3個金光閃閃的金幣,“這個碗這麼舊,也該換個新的啦。你用不著,這碗就送給我作紀念吧”

老人一下子站起身來,不慌不忙地收起小碗發話:哈勒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自己看出小碗是件很寶貴的文物,值很多錢,才借口買小貓,想乘機拿走小碗,沒想到打錯了如意算盤。

賣貓的老人以貓碗作誘餌,居然讓精明的哈勒乖乖上當。

財富箴言:生意場上,比的就是精明,自以為精明的商人,也得處處當心。

稀世之寶

古時候,製琴高手工之僑偶然之間得到一根優良的桐木,他喜出望外,立即把它精心製作成一張琴,安上琴弦。他試著彈了彈,那聲音清脆悅耳,十分動聽。工之僑心中十分高興,認為這是天下最美的琴。他特意把這張琴獻給太常寺卿,太常寺卿請來宮廷琴師,對這張琴進行鑒定。那位琴師隻是看了看琴,連彈一下也沒彈,便說:“不古。”太常寺卿聽後也不再往下說了,便把琴退還給了工之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