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書裏麵(2 / 2)

經過了女帝一百多年的統治改造,大盛朝官道四通八達,過路費也是非常高。但官道安全有保障,無搶劫,百姓們倒也沒什麼不適。而且大盛朝還有一部非常奇特的《環境保法》,女帝把大盛朝打造成了一個放大版的古代新加坡。其結果就是山林資源非常豐富,需要保護的名山大川都被各個皇商、富商“認養”著,當然,為了讓他們心甘情願,女帝免除這些商號的部分稅收。少掏錢,還能撈到名聲,商人們自然樂意。一年下來,大盛朝還有各項公益事業頒獎典禮,商人們更是擠破了頭想好好表現。

林有茂初次北上,隻帶了五十兩銀子,雖然已經很節省了,但是除去過路費,也隻剩了四十兩。另外因為沒有養馬的經驗,讓馬在不恰當的地方排了糞便,又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清理,被罰了五兩銀子。大盛朝對破壞環境的人懲罰很嚴厲,但也在承受範圍之內。畢竟林有茂這匹馬花了六兩銀子,沒錢可以強製拍賣馬匹的。

林藝歎服:女帝威武!

一路快馬加鞭也要四天四夜天才能到達北方普華山,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再說臘月裏天氣冷,林有茂也沒托大,該住客棧的時候就住。這樣一來,到了普華鎮,隻剩下三十兩銀子。

人山人海的普華山,在冬季更加香煙繚繞,神聖高貴的仿佛不可攀登。林有茂也確實攀登不上去——他資金不夠了。

上山得交錢,購買香火得交錢,見到和尚還得捐香火錢……這些剛剛好三十兩,可是,他就回不去家了……三十個饅頭隻剩下了十來個。水倒是能找到,大盛朝是一個水資源相當豐富的國家,女帝在位期間興修水利,惠及了現在的百姓。

至於說隨便找個林子小河打獵撈魚,那就更不可能了。大盛朝山林海歸國,都打上了國有的烙印,太小的資源就下放承包給了各村個人。不被人發現還好,不走運的隨便在一條河裏喝口水都有可能被村民發現罰錢。

但是林有茂又不甘心空手而歸,出生在滇南邊陲的他,從小就在山林裏長大,練就了人猿泰山一般的功夫。他想把馬匹存好,領馬牌,可是他不想花存馬費,而且周圍的馬車都很豪華,他的馬絲毫不顯眼。於是他就隨便把馬匹綁在了一棵遠離普華山口的樹上。那上麵還綁著幾匹馬。偷盜罪罰錢也很重,而且大盛朝稍微有點錢的人家都有馬,林有茂還是比較放心的,於是他裝作很自然的樣子避開了普華山的上山口。

普華山北部是綿延東西的成片山嶺,阻擋了來自北方草原的冷空氣,所以別的山都白雪覆蓋著,隻有它終年綠樹如茵。林有茂在樹林的掩藏下還真爬了幾百米,大概大家都著急拜佛,沒料到有個瘋子想要爬山上去吧。那可真是爬山,連個前輩的腳印都找不見。

林藝就是這個時候掉進林有茂的懷裏的。

林藝記得作者對著段描寫的很詳細。林有茂已經呆掉了,他在心裏不停地祈禱老天爺佛祖賜給他一個孩子,然後他的夢想就實現了。然後他就什麼都聽不見了,科學上也有這種現象。人在極度恐懼或驚訝或興奮的狀態下,會屏蔽周圍的環境,什麼都看不見,什麼都聽不見。

所以,或許他的耳朵接收到了某些聲音,可是他選擇性地屏蔽了。他那個時候很淡定,他長得很壯實,相當於一百八十多公分的身高,兩條腿也粗壯。為了北上特意準備了厚實的毛皮大麾,輕鬆地就把天上掉下來的小東西裹到了懷裏。

盡管告訴自己這是上天賜給他的寶貝,但是林有茂還是有那麼一點理智與警惕心的,而且也有那麼點不安。接下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找到自己的馬匹,又是怎麼走上官道的。而且一向沒那麼精明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神經兮兮地在上了官道之後不久就轉向了一條山路。

雖然走山路很危險,但這樣做林有茂總覺得很安全。為什麼說安全呢,他也說不上來。

這就是林藝現在所處的環境了,跟書裏描寫得一樣,隻不過此林藝非彼林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