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該起來了,未時我們要接著去北院學習,遲到了要罰站”,劉飛也就匆匆收拾一下,跟著兄弟兩去北院學習,下午是王掌櫃親自教習,少不得因為劉飛到來又互相介紹熟悉了一下,大概那位風度翩翩,一襲白衣的文官子弟高傲的看了劉飛一眼,劉飛倒沒放在心上,心知這個叫溫玉的身份使然,看輕自己罷了。介紹完畢,王掌櫃開始拿出那本劉飛曾經見過的那本厚書,摩挲了一會,仿佛下定什麼決心,一刹那眼中好似金光閃過,要不是劉飛一直抬著頭目不眨眼的看著,差點就會被立刻換上一副慈祥麵孔的王掌櫃給遮掩過去,也幸好王掌櫃當時心中頗有猶豫,也恰好沒發現劉飛這個小家夥發現了那一幕。
或許那是一本最珍貴的書,劉飛想到,接下來也不多想,因為劉掌櫃開始教授大家識字,當王掌櫃用石灰在木板上寫下一段話開始,隻見那個叫溫玉的家夥緊皺眉頭,眼睛看著木板竟是一個字都不識得,心中不免著急,慕容兄弟看在眼裏,暗暗幸災樂禍,差不多三十個字寫完,就停了下來。九個小家夥開始認真盯著黑板,隻聽王掌櫃說道,“這是遠古的文字,差不多世間沒多少凡人認識了”。“凡人”?大家對王掌櫃說的莫名其妙。
王掌櫃也不解釋,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教授,最後花了不少時間終於讓所有孩子明白了這段話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食肉者勇,食穀者智,食氣者壽,不食者不死的意思,意思雖然明白了,可是大家還是雲裏霧區,倒是慕容兄弟對食肉者勇這句話很是讚同,軍隊中悍將健卒哪個不是各個能吃肉,雖是童言倒也有些道理,王掌櫃不時慈祥的點點頭,於是兩兄弟更加興奮,又解釋了後麵,按王掌櫃的說法,後麵的解釋就是驢唇不對馬嘴,王掌櫃自是博聞廣記,結合著道家學說解釋了一番。字麵意思倒是理解,看著底下九個孩子迷糊的眼睛,倒也不好怪罪,想當初自己剛得到這本書,姑且稱之為筆記,自己何曾不是這樣,懵懂不知,多年來四處收集也總歸是慢慢的解開了這本書的秘密。作者據說是傳說中的飛來飛去的神仙,剛開始王掌櫃也是認同,隨著這本書的內容慢慢解密,才知道作者是煉氣士,雖然修為到高深處亦可翻江倒海,壽命延長,但是仍麵臨著壽終盡頭的無奈,書中介紹絕大部分修煉者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不是閉關就是采集靈藥,又或者修煉強力法術再或者不濟也學一門手藝傍身。書中描述了作者一路從煉氣期到逐級初期的修煉過程,受限於資質資源修為卻是再也增長不上去,心下憤然卻又別無他法,百歲之後索性開始遊曆世界,把所見所聞都詳細歸納到筆記裏,築基期修士壽將近二百,剩下的百年裏,這位作者邊走邊記,臨終留下了這本筆記。輾轉幾經落到了王掌櫃手裏,書中也附有一種叫春木決的修煉方法,可以一直修煉到築基後期。解密到這裏,王掌櫃也試著修煉,畢竟壽命二百,更何況飛天入地更是巨大的誘惑,可是修煉了不短的時間竟然無一絲所謂氣感,再結合筆記所述,知道自己沒有靈根,每每想到這裏,王掌櫃總有一種空入寶山而歸的落寞感,終於有一天來到七俠鎮,索性就定居在這裏,雖說沒有靈根但總喜歡看筆記裏麵記載的“神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