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湊字數發新書(2 / 2)

但有時候越是憑吊,越是悲傷。就像阿嬌,請司馬相如做《長門賦》憑吊自己的愛情。她沒有才,隻得花了千金請他人做槍手。

忍住疼痛把傷口劃開,心頭血不但喚不回君王決絕遠走的心,反而化做別人筆下濃詞豔賦的主題,千秋萬載任人評說,實在是悲涼至深。司馬相如寫了又如何?那也是個見異思遷的男人;寫的真切感人又如何?到底是男人,不懂女人心。況且,這廂書罷墨猶香,那廂,多情手已把玩新人發,與他人結同心去了。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挽留不住的,終究挽留不住。

愛,需要寬容,但不是縱容。所以,一旦發現男人變心就放手吧,若有那個氣度還可以敝帚自掃,掃幹淨自家大門,真誠地請他,永遠地——莫再光臨。

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見你,你才會把我記起。

好多人問漢武帝到底愛不愛阿嬌,如果愛為什麼咫尺長門鎖阿嬌,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我想,是深愛著吧。

自古皇家,陰謀詭計,人心叵測。

**,是最殺人不見血的地方。

當一眼通透的堂邑翁主阿嬌從假山邊牽起那個漢景帝尚不知的皇子時,彼時的劉徹,大概是未央宮裏可有可無,一不小心就會被除掉的雜草。那個嬌憨的阿嬌,不僅是劉徹童年時一道美麗的陽光,更是保護他不受欺負的保護神,更何況,那個女子,一心一意的愛著他。

外公做皇帝,舅舅做皇帝,丈夫還是皇帝,那個女子有著大漢朝最尊貴的身份,即使喧天氣焰,刁蠻跋扈,也不是為一個可愛的女子。彼時的徹兒,也是這麼認為的吧。滿心歡喜的寵愛著這個比他大的表姐,盡管未央宮裏風起雲湧,詭譎難測,但他知道,這個大漢朝最尊貴的女子,是真心實意的愛著他的,不參一份假。

長門怨

長安,從不似金陵。金陵是紙醉金迷的溫柔鄉。長安也豔,卻是無關風月。

每每寫起長安二字,心裏都會升起一股暖意。任時光流轉,卻依舊不改那一份已傳下千年的古韻。長安,低低念這二字。內心便格外柔軟。太多的故事關於它。而那裏,曾有傲視了天下的女子。未央嬌女,名動京華。她從來都是尊貴的。赫赫家世,絕色容顏。不曾受過委屈的女子。一生卻偏偏如此哀豔。忍得無數文人提筆寫她。她的身影是如此絕決而清冷。長安花開,歲歲年年。最後安然辭世。卻偏偏有了遺世獨立的味道。那是她,一個人的地老天慌。

沒有人可以隻守著回憶渡日。越是驕傲的女子越是不肯如此。所以卓文君寫了那一曲白頭吟。有時候,總覺得這兩個女子是很像的。據傳,陳阿嬌被貶長門宮之後以千金求賦。這才有了長門賦。那是最早關於她的絕美詩句。哀而不傷。隻是相思,思君刻骨。她從來都不是怨婦。即使後來那麼多長門怨。寫的卻是她的思。她早年濃豔若牧丹,後來卻是如梅。一世沉浮,暗香如故。

人生若隻如初見。短短七個字,竟讓人無限傷感。漢時美人多妖嬈。結局卻都是讓人歎息。細細看來大漢的**倒不曾有這般明豔的女子。**紛爭,哪一個不是處心機慮步步為營。她倒是那般的執坳。這樣的女子本就不應陷在深宮。多年後,有那柔美如畫的女子被人盛讚賢淑。隻因她拒了帝王的相邀。不肯相伴而行。在後來,她在長信宮,年華老去。何事秋風悲畫扇。空留了賢名。班婕妤是有才的女子。卻亦不適合這宮庭。她本天資聰惠人淡如菊,卻偏偏不曾不擇手段的用盡心機。正因如此我才格外喜歡陳阿嬌。她始終都是那不染纖塵的驕傲少女。

她不夠狠,若是夠狠,大可以在**中掀一場風雨。讓雙手沾滿鮮血。她是皇後,漢武帝劉徹的發妻。更是館陶長公主的女兒。無子又如何?變心又如何?她大可以不管不顧,便仍是六宮之主。而她,偏偏鬧了。帝王之家最不可信的便是愛情。她是固執的,固執的堅持。所以一次次的懲戒衛子夫。她就是要看,看劉徹的反應。最後,她看透了那男人的心。一場滿是迷霧的巫蠱讓她失了後位。我想,那一日,她應是淡然的。此情應是長相守,你若無意我便休。

最開始的時候,是那人,那麼堅定的許諾,若得阿嬌做婦,定以金屋貯之。他們是青梅竹馬的一對。年少的扶持,到了最後,也終究別離。

--------來自百度貼吧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