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星火雨(1 / 2)

“快看,天燒起來了,好嚇人啊。”

“我的天哪,是老天爺來懲罰我們了。”

“好像是流星耶,怎麼那麼多呀,把天都鋪滿了哦。”

“好美的流星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得流星,好幸福哦。”

“大禍臨頭了,我快要死了嗎?”

“路過的各路仙佛,各路神魔,求求你們救救我吧,我還沒有娶妻生子,我家裏還有年邁的老娘要我照顧,我不能死啊,我還沒有傳宗接代呢。”

“各路神仙顯靈啊,救救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吧。”

“是生是死,禍福難料啊。”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白骨黃土,聽天由命。”

“一切因緣早已注定,生老病死天理循環呐!”

“……”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沒來得及從天邊穿透而來時,遠處大迭山之中已經有火光不時閃耀。慢慢地,慢慢地,亮光從遠方漸漸逼近。突然,漫天不知何時從處飄來一簇簇火雨,一直從幾十裏外的迭山深處蔓延開來。樹木在火雨中燃燒,大片大片的火光快速升起,又加上長期彌漫在這大迭山不曾停歇的風,風助火勢,火借風勢,熊熊的大火越來越猛烈的衝燒而來。天上的火雨還在不知疲倦的下著,地上的火勢依然不為險阻的燒著。火雨越來越近,火勢也越來越近了,眼看著火雨就要逼臨迭山城了。五裏,三裏,一裏,三百米,一百米,五十米……到了,到了,火雨已經在城牆下燃燒了起來。迭山城的人們瘋狂了,迭山城的人們失控了,喊聲,哭聲,叫罵聲,悲戚聲,各種各樣的人混合著各種各樣的聲響,一下子在全城內傳播開來。是生是死,是福是禍,沒有人能夠預測,沒有人能夠逃避,來了,近了。

從兩三裏開始,就隱隱約約能看見火雨中有兩個黑點迅速飛來,等到了五百米左右,已經能清晰地辨清是兩個人影了。是神?是仙?是佛?是魔?對於往日坐在煙雨樓門前寫字賣畫的長生來說,沒有什麼比在喧鬧中獨留一心寧靜,於世間紛亂中安然自若的揮灑在白與黑之間,字與畫之中,更值得人生最美妙的事了。書畫是世界上唯一能表現情感的東西。人精神愉悅時臉上會心情舒暢,悲憤時淚水在心中蕩漾,哀傷時會哭泣悲愴。這些內心的情感,能通過這個載體去表現,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一直感覺那圖畫有著深深的意境,仿佛置身秀美的山水中,無法言表的感覺,似乎能呼吸到其中清新的空氣,看到葉麵上欲滴的露水,聽到陣陣鳥兒的鳴叫,時而有牧牛走過。書畫能夠純心。書法與繪畫就是讓人感覺到心靈淨化了,給人那震動人的心靈,感染人的情緒。或讓人振奮,或讓人安靜。想來,隻有心純,氣才能清,手才能隨,畫才能淨。所幸的是,現在長生能體會那種純淨清雅的空靈意境是何等的美妙。這樣讓自己掃淨內心,放開心扉,於一種空靈的境界去感悟,一點一點地放下心中的磊塊,才能在心靈達到淨化的同時與繁華紛亂的鬧市中尋找那隱藏在世俗之間安靜坦然的意境。

話說,長生已經駐留在迭山城十幾天了。為了能夠是自己在書畫的領域達到一種新的高度,為了能夠在三年後的栗陸大會中談畫論道,從五年前長明師傅下了十年之內達到大師之境,已經將其珍藏許久的虛穀畫帖《丹青玉冊》傳給長生之後,長生在這些年之中一刻也沒有停歇,風餐露宿,尋師問畫,遊山弄河,駐城留村,不論身份貴賤,不管環境優劣,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草一木學起。明師曾說,“當今書畫有七大境界,臨塗、逸氣、坐忘、澄懷、靈秀、虛穀、問情,翰墨之氣甚重。畫者,唯心懷一物,情達一處,於心有溝壑,鍾情山石之中,使繪月繪其明,繪花繪其馨,繪雪繪其清,繪泉繪其聲,繪人繪其情,繪出物象之外的精與神,從景到情,從物及人,從觸景生情到寓情於景,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體會自然與情感的共鳴,心與畫的境界。”長生從辭別恩師之時已坐忘之境,又於三年前聽得一位莫氏老人指引即登澄懷之境,自覺雖有《丹青玉冊》,閉門造車,不如登山入景,論畫談心,更能增長學識,參破靈秀之境堪登大師之位,完成明師之厚望。於是,逢山入山,逢城入城,攬一山之美景,品一城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