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茨瓦內(2 / 2)

“城牆!我們還有多久到達茨瓦內?”鬼鼠對直升機的駕駛員大聲喊道。

直升機駕駛員,代號“城牆”,回答道:“老大,大約還有十分鍾不到的路程。”

“告別弗雷德國際大廈吧。”鬼鼠嘴角上揚,冷笑著說道。

******

茨瓦內原名比勒陀利亞,是南非的政治決策中心兼行政首都,也是豪登省的主要城市。位於南非東北部高原上的馬加利山麓穀地,海拔1378米,與南非北方的約翰內斯堡相距僅40分鍾車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茨瓦內。

外文名稱:tshwane。

別名:比勒陀利亞、行政區類別、行政首都。

地理位置:南非東北部。

麵積:592平方千米

人口:1884046人(2005)

茨瓦內:(tshwane)原名比勒陀利亞(pretoria)(2005年3月7日改名),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是南非最大的文化中心。有1873年創立的南非大學、比勒陀利亞大學、工學院、師範學院等多所高等學校,還有南非最大的研究機構科學與工業研究院和著名的獸醫及燃料、林業等研究所。市內多博物館、紀念館和紀念碑、塑像等,還有天文台、國家動物園和3處市立自然保護區。

比勒陀利亞風光秀美,有“花園城“之稱,街道兩旁種植紫葳,又稱“紫葳城“。城市中心位於阿皮斯河西岸,布局整齊,街道呈方格狀,兩旁植有成行的藍花楹樹。每年10~11月間鮮花盛開時,舉行盛大狂歡節。比勒陀利亞為礦業城市,近郊為金剛石、白金、黃金、錫、鐵、鉻、煤等礦的開采中心。

比勒陀利亞建於1855年,以布爾人領袖比勒陀利烏斯名字命名,其子馬爾錫勞斯是比勒陀利亞城的創建者,市內立有他們父子的塑像。

1860年,它是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首都。

1900年,被英國占領。

1910年起,成為白人種族主義者統治的南非聯邦(1961年改為南非共和國)的行政首府。

2005年3月7日,比勒陀利亞更名為茨瓦內。

比勒陀利亞完全是一座歐化的城市,街頭幾乎都是白人。街頭清潔,花木繁盛,有“花園城“之稱。該城的街道兩旁還種植了許多紫葳,故又得名“紫葳城“。每年10月到11月,百花盛開,鋪滿整個街市,全城為此要舉行長達一周的慶祝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教堂廣場四周興建起一組摩天大樓。市內保留著保羅·克留格爾故居,建有國家文史館與露天博物館、紀念館和紀念碑、塑像、天文台。還有共和國大廈梯形花園、韋寧公園、國家動物園和 3處市立自然保護區。威特沃特斯蘭德工礦區周圍煤、鐵、金剛石等礦產資源豐富。

工業發展迅速,主要有鋼鐵、機械、采礦、紡織、金屬加工、水泥、化肥、食品等部門。1934年投產的比勒陀利亞鋼鐵廠是南非鋼鐵聯合企業骨幹,產品供采礦業和加工工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