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九年夏天的一個夜晚,雖然天色陰暗,但京城仍是燈火通明,特別是靠近皇宮的區域,更是絲毫不見亂世之景。此時,朝中官員居住區域的一個庭院中,有個滿臉胡子的壯漢正向旁邊的儒雅中年人道賀:“老蕭啊,你這隻老狐狸可是老來得子啊,連恭親王也派人來送禮了,你可是好大的麵子啊!”而那個儒雅中年人聽了壯漢的話後不僅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興奮,反而還將眉頭皺得緊緊的。因為,隻有他知道,恭親王這是在逼他站隊。
想到如此,他歎了口氣,對一旁的壯漢說:“這次咱倆兄弟必須要站隊了,昨天魏忠賢那家夥才過來,今天恭親王也來了,老楚,說吧,幫哪邊。”聽到那中年人說的話,壯漢大吃一驚,道:“魏忠賢那不帶把的也來了?看來這次大明是要變天了。”中年人點了點頭,說:“如今我們的位置很微妙,一個不小心,烏紗帽不保是小事,搞不好還要滿門抄斬!”“那麼嚴重?那我先回去找弟兄們商量一下,再不行我們就帶上家人,直接去江南找老白。”話還沒說完壯漢就急衝衝跑出門外,對此,中年人也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之所以兩派人都爭著拉攏這兩個人,是因為那個中年人叫蕭寒,雖說隻是一個中郎將,但在軍中頗有威望,京城的士兵大多都願意聽他指揮,而壯漢叫楚勝,在朝鮮之役中是老將鄧子龍的副將,當時鄧老爺子隻身殺入敵軍本陣,身受重傷,是他衝進去把老爺子救出來的,雖然最後老爺子還是掛了。戰後,他又任四川巡撫,在萬曆二十七年的播州之役中以僅僅兩千人就拖住了楊應龍的三萬大軍,萬曆三大征單是他就參加了兩大征,在朝中的武官裏有著極大的聲望。
七年後,依舊是那個庭院,一個長有酒糟鼻的老人坐在一棵梧桐樹下,對著他麵前的清秀少年滔滔不絕道:“逝水啊,當年老爺和楚將軍可都參加了那一場讓整個京城都變了天的戊申之亂,你要記住,你父親當年......”“知道,他兩邊都不幫,以剿滅反賊的口號先殺魏忠賢,擁端王朱常浩為帝,再以密謀叛反的罪名滅了恭親王滿門,過後被封為兵部尚書。”少年不耐煩地回答道。聽到少年的回答後,老人又自顧自地講起了當年那場叛亂,而此時,少年卻呆呆地望著梧桐樹飄飛的落葉,心中想到:又到秋天了啊,不知不覺就在這裏呆了差不多七年了。
少年叫蕭逝水,是如今的兵部尚書蕭寒的兒子,這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但他們卻不知道蕭逝水不是和他們同一時代的人,準確地說,他不是明朝人。
蕭逝水來到明朝前叫蕭秀影,一個很偽娘的名字,為此平日他可沒少受人嘲笑,而他在穿越前保留的為數不多的記憶就是和朋友登山,然後失足墜落,接著就糊裏糊塗地來到了明朝。
蕭逝水一邊琢磨著怎麼應付一旁的老頭,一邊在腦子裏回憶著明朝的曆史,但無論他如何回憶,就是找不到關於他的便宜老爸蕭寒和他老爸的拜把子兄弟楚勝以及那所謂的“戊申之亂”的記憶。“沒理由的啊,魏忠賢怎麼可能在1608年就死了,端王怎麼會成為皇帝,難不成......唉,應該就是蝴蝶效應了,這番變化,不知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