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使這位女士內心發生了這麼大的轉變呢?沙漠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但是這位女士的心態改變了,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環境變得新奇而有意義。
生活中,失敗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態有問題。遇到困難,他們總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仍然保持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並用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愛迪生在幾千次失敗的試驗麵前,也決不退縮,最終成功地發明了照亮世界的電燈。
成功學的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過:“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擁有積極的心態,而失敗人士則習慣於用消極的心態去麵對人生。”
因此,我們要擁有積極的心態,這樣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擁有更加輝煌、燦爛的人生。
★對順境警惕,每天給自己一點挑戰
草原到了春夏時節,草木會十分茂盛,食草動物們有了豐足的食物長得膘肥體碩,此時也是狼群獲取美食的最佳時刻。但是飽腹之後,狼群麵對每年難得的短期順境,並沒有一味地享受閑暇時光,而是接著磨著自己的爪子,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
一個人越是順利的時候,越是應該警惕厄運的突然襲擊,否則,一些微小的打擊便會使我們的心靈承受不起。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在平時多做點艱難的事情,來鍛煉我們的毅力,這樣,危機到來時,就可以沉著應對了。
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說過:“你應該每一兩天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樹立夢想,挑戰自我,是人生進步的基礎,是人們上進的梯級。
夢想之所以被稱為夢想,是因為它的實現並不是唾手可得的,對你來說它是一種挑戰。你可以將你的夢想寫下來,這樣就等於告訴自己:“好,現在你已經作出了一個承諾。我看你能不能完成它。”
當挑戰自己要完成某個特定的目標時,你是在向前推動自己。盡管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很多時候你要經曆挫折與失敗,但那隻會讓成功變得更加有希望。用你從每次挑戰中得到的動力和活力,推動前進中的下一步,就能走向成功。
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龐德在年過九十歲之時,每天仍到他的辦公室去工作八小時。他的秘書說:“他很衰弱,但是每天逼著自己從他住的地方走過兩個街口到辦公室來,這段路要走一小時,他卻一定要走,因為這使他覺得有成就感。”
一天,有個法學院學生從龐德院長辦公室裏出來,捧著一大堆書,一臉不高興地低聲抱怨說:“總是這一套。我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他可以用一個是或否回答,卻給我十幾本書,說可以在這些書裏找到我所要的答案。”龐德後來說:“這就是我學到的讀書方法,艱難費事的方法。那孩子如能好好地鑽研這些書,他就可以真正了解這個問題,將來也許成為一個好律師。”
每天給自己一些挑戰。因為人在本質上有好逸惡勞的一麵。如果每天不給自己製訂一些行動計劃,不強迫自己著手去做,那麼很可能這個人就會淪入怠惰懶散的狀態中。
★把自己的優點打造成優勢
狼不是大自然中或者說是森林中的王者,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去想要做王者。它們有自知之明,它們深深地知道,自己隻是一匹狼,而不是老虎或者獅子。但它們有著自己的優點,並在縱橫原野的過程中把自己眾多的優點打造成了別人無可比擬的優勢。
這世界上的路有千萬條,但最難找的就是適合自己走的那條路。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發展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不能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機會;拿出成果來,獲得了社會的承認,事情就會好辦一些。每個人都應該盡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找準屬於自己的人生跑道。
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於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或重新定位。那麼,什麼是優勢,跟優點有何關聯呢?
優勢是從優點進化而來的,會說話不代表談判能力強;愛與人交流,不代表銷售能力強;天生麗質,不代表打扮適用所有場合……這個時候就要把自身的優點轉化成優勢。
了解自己要從自己的優點開始著手,就像是狼一樣,它們在分工的時候也是按照其個人的特長去做的,這樣既可以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也可以取得最終的成功,所以明白自己的優點,展現自己的長處,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