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摸金的坊間傳說(3 / 3)

卸嶺派這一派主要用鼻子聞,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都忌煙酒辛辣之物。用鐵釺打入地下,拔出來之後拿鼻子聞,鐵釺從地下泥土中帶上來的各種氣味,還有憑打土時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頭,磚石,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因為真正的大行家對洛陽鏟那些東西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地下土壤如果不夠幹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別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沒,地下的土層被衝得一塌糊塗。

卸嶺派長期被蒙人追殺,門人多朝不保夕,為圖自保,千百年來前輩的規矩多有變動。並演變出種種新的行規,比如從不對漢人甚至華人的陵墓出手等等。具體細節暫時不詳。

。。。。。。

折疊發丘將軍到了後漢才有,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靈官,其實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幾乎完全一樣,隻是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據說毀於明代永樂年間,已不複存於世。

與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術上稍微遜色,但比較注重眾人合作。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

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

清代這些人因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動於東南亞及美洲一帶,曾經在諸多大型古代陵墓發掘隊中發現過他們的身影。國內餘支多以考古學者的身份混跡於政府部門。

發丘將軍行動多同時邀集多人,做好詳細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然後按部就班,依次進行。因此在掘丘過程中危險性最低。

而麻煩多來自事後分贓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針對地產生了一係列規矩。但具體細節暫時不詳!”

我看著師父。

“繼續,繼續,有意思!”師父說。

嘿嘿,在民間小道消息和師父的,到底有何不同,我也好奇,不過我得先使勁說個夠,待會他才會多說。

看他樣子就是如此,讓我先說,他在說。

“我說民間對我們嶗山摸金門的看法了啊!

嶗山道士擅長於驅鬼捉妖,鎮壓僵屍,詛咒解咒,傳統中醫,地脈風水,內家功夫等。

其中地脈風水與傳統功夫兩法分流到山賊組織,形成了卸嶺力士一派。曾經輝煌一時的綠林軍中多有嶗山門下。

唐末義軍領袖黃巢就傳說學過嶗山之術,並曾經在陝西挖過多處唐墓以充軍餉。而嶗山派內部這些本領卻逐漸失去傳承。

嶗山道士多以驅妖捉鬼,周遊行醫為生,也有人為富豪官宦服務,對付他的敵人。

嶗山弟子素來以不分正邪,行事膽大妄為著稱,號稱隻尊天命,不理人情,弟子中頗多和四大門派合作盜掘古墓牟利之人。四大門派中回避僵屍的法器藥物,也多為嶗山弟子所創。與茅山為宿仇。

茅山一派原本就擅長尋穴找墓,風水祭祀,迎親典禮,機關陣法,相麵測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其中機關陣法,與搬山分甲術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遊四方,以參讚紅白喜事,看風水找墳地,看相算命等行為生。

茅山派認為天命雖不可違卻可變,所以最擅長利用墓穴改變他人命運。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機關,號稱有半數為茅山弟子所創。

茅山嶗山兩派為宿仇,結仇原因因為年代久遠,已經難以追溯。實際上後人多是因為謀生過程中產生衝突。

嶗山道人慣於破壞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則要費盡心思研究如何不讓人掘丘破運,一來二往兩派中人互撕,數千年歲月下來,仇恨之深,江海也不可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