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同馨苑(1 / 3)

同馨苑,是一所全國範圍內最大規模的孤兒院,三麵環山,前門有一條清澈小河。再往外便是一條大道,除了過往疾馳的車輛,這裏便找不到第二個喧囂的聲源。在中國傳統觀念上,這裏更是理想定居之地,原因是離市中心不遠,環境又清幽迷人,可是甭管你玩弄權術或者拍撒金錢,都無法改變這裏的用地性質,這便是孤殘兒童同享福利共享天倫的地方。它兼容著福利院的性質,被看做一國仁政指標和人民幸福指數的象征。恰處古時的中原地區,擁有幾千年的文化沉澱,加上當今科技的裝潢,塑造出這裏別具一格的繁華。不幸幾年前遭遇百年不遇的地震災害,突如其來的天災將數千年沉澱下來的繁華損壞殆盡,多少原本溫馨完整的家庭被撕破,猶如撕裂的地表一樣體無完膚,千倉百孔。為實現這裏的重整,政府可謂煞費苦心,不僅斥巨資修複公共設施,還破例為這裏的孩子建造了一個同馨同樂的大家庭“同馨苑”,主要是為了孩子。幾年的時間這裏也恢複了昔日的繁華,尤其是同馨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由原來的地區性惠民工程發展至全國。先是遮風避雨的建築物,後來是學校圖書館的規劃,然後是生活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整體。這使得多少破碎家庭的孩子有了家的感覺,多少孩子在這裏圓了自己的夢想,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繁榮昌盛的國家。馮昱康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他曾經擁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但是一場不幸的車禍剝奪了他的一切,父母用身軀為他抵擋了死亡的不幸,由於爺爺奶奶年事已高,他被輾轉到這裏,沐浴著政府的陽光。十年的時間過去,曾經的小樹苗也已經可以為地麵製造一遍陰涼。原來弱不禁風的他們也學有所成,大部分已經融合到社會。這一切得益於“同馨”這個家庭與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源自於國家社會愛心人士的奉獻。正是因為這些無謂的付出,已經將他們幼年時昏暗晦澀的陰影去掉,給他們加冕了靚麗的人生光環,造就出他們拚搏後人生的成功。隻是馮昱康一行人的成功來的艱辛些,也較晚些。作為一名宇航員,尤其是意指宇宙的航行者,他們的付出又豈是一般人能比擬的。想想他們也都覺得有些後怕,但是任何艱難都壓製不住心中的追求,而作為一名宇宙航行者就是他們的追求,他們明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脛骨餓其體膚。他們更是知道一個道理,“不受一番冰雪苦,哪的梅花放清香”。又是一個佳節的來臨,較其他節日,大年顯得更為隆重些,無一例外的是,大家都從四麵八方趕回來。因為訓練提前結束的原因,馮昱康他們來的更早些。恰逢周一,清晨福利院門口便更加安靜,除了過往車輛排氣聲,其他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環保阿姨揮動笤帚的聲音同小河流水更是相互照應,環衛阿姨在這裏工作幾十年了,具體年限時間連她也無法記清,現在是從環保公司退了出來,可她還是每天晨跑至這裏,風裏來雨裏去的幫助打掃著這裏的衛生,她沒有與院內哪位暖心媽媽那麼有名,可是卻在這所孤兒院內部有著同等的分量.大年將至,周末來這裏的人的確是太多,阿姨拍拍老腰站直身子,打掃完畢打算離開,就這時兩台黑色轎車停至院門前,由於除周末或節假日這裏基本上是沒車停靠的,隻是這幾天有所不同,停靠的陌生車輛似乎多了許多,這讓環衛阿姨也不時的駐足查看,尋找一些熟悉的身影。車停靠穩當,從上麵走下的是十位倍顯朝氣的年輕人。當然,除了人還有滿滿的禮物。正當阿姨轉身離開,她被這一群熟悉卻又陌生的大男孩包圍,看著一個個幹淨的略帶天真無邪的麵孔,尤其是他們眼中飽含的淚花,阿姨放開警惕的心情細細打量著幾位青年,也許真的是年紀大的緣故,她真記不得這群曾經的孩子了,隻是感覺依然那麼熟悉,這也許是孩子長大的緣故,她心中這麼想著。看著這位滿臉皺紋及滿頭銀發,馮昱康等人眼裏的淚更是流到心裏,回味著小時口邊芳香的口糧,伊琳及欣怡淚腺較淺,背著身子擦幹眼淚,想想這幾滴眼淚包含著多少溫馨的回味。情不自禁的感覺讓他們有些失態,尤其是作為航天精英儲備的青年們,不過卻永遠也感覺不到丟臉,這就是親情的緣故吧。當心中自然的感情被表達,他們開始控製著自己的情緒,將阿姨往屋裏攙扶,雖然離開時隻是三五歲的小孩,最大的昱康也不過八歲,雖然十幾年過去了,他們還是跟這裏熟悉。走進大院,四周的花樹還是那樣的幽靜芳香,而大家的注意力卻是在人的尋找上,排列首位的就是暖心媽媽,全名許多暖,她真實名字所有人都不知道,連孤兒院院長也隻是道聽途說,隻知道她姓許,據說從不幸車禍的發生,丈夫兒子離她而去,傷心欲絕的她在多次輕生後選擇來到這家孤兒院,做終身的義工媽媽,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改名為許多暖,眾小孩稱之為“暖心媽媽”。走過布滿蔬菜果樹的院子,來到食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哪熟悉的背影,默默的看著她,回想當年她飛舞的菜勺,這些年伴著回憶的口水又布滿了空腔。這時的暖心媽媽正在給數百名同名弟弟妹妹做飯,雖然手裏的菜勺沒以前那麼鏗鏘有力,但似乎更顯熟練了。同廚房的還有很多人,但在他們眼裏已經全是新人的,唯有暖心媽媽還在堅守這份奉獻。良久,他們還是那麼默默的注視著暖心媽媽,每每一個熟悉的動作,他們心裏就多出一點莫名的溫暖。這一切顯得那麼安靜,原因不是沒人發現,或是因為不認識,所以沒在意,又或者更關心鍋裏的飯菜。而昱康等人卻是不願意打破這份寧靜和溫暖。最終還是一個大姐忍不住提醒了暖心媽媽,她這才回過頭來,揉了揉倍油煙嗆住的眼睛,加上老年的緣故,使勁看了很久還是沒看出個明白。伊琳及欣怡打進住到這裏,都是躺在暖心媽媽臂彎上睡過來的,淚腺較淺的他們早已經是淚流滿麵,忍不住跑步上前,投進了她的懷抱,熟悉的感覺讓暖心媽媽想起十二年以前的事情。那是十二年前的事情,聽說是有官員到訪,結果卻是帶走她膝下數十名孩子,暖媽媽甚是不舍,可也無可奈何。最後無奈的掰開撲在懷裏的一個個孩子的手指,以淚相送。如果說長相她是無法識出眼前的一個個孩子的,可是這種油然而生的感覺讓她肯定懷裏的孩子就是當年被帶走的。先是伸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悄悄的抹了抹自己早已流幹眼淚的眼睛,隨後便是站直身子幫忙擦拭著他們的眼淚,擦拭著帶著明亮光澤的開心激動的眼淚。忙碌的大家此時也在駐足感受著這感人的一幕,當有人發現鍋裏的菜發出燒糊的味道,才打亂了他們用愛製作的這個磁場。暖心媽媽這才放下左手中的鏟子,領著大家來到門前休息區的草地上,伸手撫摸著伊琳及欣怡長長的頭發,噓寒問暖。得知他們都在一個公司裏上班,相互照應,過的還不錯,臉上露出滿足且甜蜜的笑容。看到這不帶一絲作作的笑容,他們明白,對於這位曾經非親生但是精心撫養的母親,踏實安穩的他們已經足夠慰問自己的心靈,她希望看到的不是飛鴻騰達,而是一份開心,一份平安。所以馮昱康他們選擇隱瞞了在航空特種訓練營訓練的事實,撒謊稱在航空公司上班,目的是不然這位生活飽經風霜的慈母多一分擔心。這時,同馨孤兒院的院長聽聞趕過來,雖說不明白他們的身份,但還是禮節有加,畢竟來到孤兒院的都是一些從事慈善事業的人,但當得知他們身份後也是驚愕萬分,他沒想到的是曾經的羸弱幼苗如今已經變成了參天大樹,同時心裏的大石也終於落地,他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批被送走的孩子,隻知道他們嘔心瀝血的向社會輸送人才。工作的繁忙使他分不出更多的精力對他們的跟蹤關心,這讓有些鬧不明目的的他一直往心裏加負擔。直到今天,見到這幾位茁壯青年的身影,他心中的巨石也算是放下了。院長是一位不愛多說話的慈善家,時至中午,寒磣幾句便領著他們去吃飯,以暖心媽媽同他們幾位為中心的食堂,儼然是個大家庭,其樂融融。接下來的幾天,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從四麵八方趕回來,大家都沉浸在這個大家庭的溫馨當中,團圓的氣息在大年的氛圍中彌漫在每個角落。他們一起表演節目,一起做遊戲,一起歡歌載舞,都使盡全身乏術,目的是作著愛的回饋與傳遞。但是離他們假期結束的日子越開越近,雖然萬分的不舍,但不得不離開,因為他們身上的擔子越發重了。這是回家後的第二個周日,也是他們離開的日子。這期間不乏天天的以淚相送。但他們卻沒明確告訴設麼時候出走,因為不想讓這個家庭覺得又缺少了什麼,於是於次日淩晨,乘著薄薄晨曦,兩台黑色轎車行駛在回基地的路上,徑直行至背離家靠南的機場,乘飛機離開,回到了刻意為他們安排的,位於異國的特別訓練中。自從被接到基地,他們無時無刻的都在學習訓練著,主要分為兩大階段進行,首先是基礎課程,分為四個小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體製鍛煉,理論知識教育,心理訓練第二階段是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訓練,生存訓練和航天器技術訓練;第三階段是航天醫學工程技術訓練空間科學及應用知識和技術訓練,空間科學及應用知識和技術訓練,最後是生存訓練及綜合訓練等等。第二大階段主要是實踐性問題,訓練內容就是超一代空天飛機的試航及磨合。總之,理論方麵,凡是與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