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一個種果樹的農民和野兔(1 / 1)

一位北方的農民先是種果樹,種果樹在當時被公認是農民致富的主要出路。主人便買來優質樹苗種在幾十畝地裏,為了便於看護管理,主人還在果樹園四周壘起了圍牆。可種果樹的人太多,一窩蜂地上,兩三年後果樹掛果,當年認為的搖錢樹,成了農民們的傷心樹。果子價賤,掛在樹上也沒有人願意去摘,因為摘果賣的錢還不夠付摘果人的工資。許多人開始絕望地砍樹。

果子不能賺錢,全家人的希望全部落空了。不但一家人幾年的心血白費,一去不複返的還有買樹苗、買化肥、買農藥和壘圍牆的錢。這些錢可都是貸款,現在也就無法歸還。更令人氣憤的是,連主人套種在果園中的小麥苗都被野兔吃了,就連自己家吃糧還得去市場上買。圍牆四周到處都是野兔打的洞。

主人欠的債,有些是銀行的,有些是親戚朋友的。每天都有來討債的。真是走投無路呀,主人徹底絕望了。

絕望的主人準備懸梁自盡,在給他帶來災難的果園裏。主人已綁好了繩子,準備告別這個世界。抬頭卻看見離自己幾米之外,幾隻野兔跳來跳去。這些使他走上絕路的東西此刻竟然還在他麵前肆無忌憚,悠然自得地吃著小麥苗,主人氣極了,迅速關上門,開始在院子裏打兔子。可能是野兔太多了,一會兒就打了一大筐。打下的兔子實在吃不完,便拿到集市上去賣。

因為是野兔,城裏的餐館爭著要。野兔比家兔值錢,一斤竟然賣到12元。從集市上回來的路上,主人尋思,為什麼不可以養野兔賣錢呢回到家裏,主人便把圍牆上所有的野兔洞堵上,利用圍牆內現有的兔子,開始養殖野兔。反正野兔遍地都是,不需要花大價錢去引種,隻需要每天到集市上揀些菜葉或去割些青草。

從此,果園成了野兔們的伊甸園。野兔的繁殖能力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僅一兩個月工夫,圍牆內的野兔們已是數代同堂。何況野兔有先天的基因優勢,不像家兔,需要防疫,動不動會成群病亡。主人除了供給一些青菜青草,便萬事無憂,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捉兔子送到定點的餐館去賣錢。

這家主人成了遠近聞名的野兔養殖戶,就連野兔的糞便也被人花大價錢買去做花肥。幾年工夫,還清了所有建果園的欠款,過上了別人羨慕的富裕生活。